晌午的阳光将院中四周照的亮堂堂, 正值一天中最热的时刻,虽是未到暑日,花草树木中已经有了虫鸣声。

言云衿站在廊下, 暖阳被房檐遮挡, 此时此刻脊背生起一片寒意。

这般平静却又阴狠的语气,她还是头一次听见过,她不敢相信这样的话是从她记忆里那个一向儒雅慈爱的父亲口中说出来的。

她愣在原地惊恐地向后退了半步, 发间步摇上的东珠微微晃动, 发出细小的响声。

屋内人警觉地看向门外, 喝道:“谁在哪!”

这人前行几步后,发现一穿着藤黄衣裙鬓边缀着价值不菲的东珠的明艳姑娘,正站在他们面前。

见是位女眷,这官员顿时退到一侧不敢直视。

言阁老抬手示意他,“永德不必惊慌, 这是我家女儿,应当是前院备好了席面来叫我们过去用饭的。”

被唤作永德的官员, 低着头拱手道:“是在下的不是,冲撞了言姑娘, 在下给姑娘赔礼了。 ”

言云衿隐在衣袖里的指尖没入掌心,她轻装镇定道:“正如父亲所言午膳已经准备好,还请大人移步去前院就坐。”

这人是个懂得察言观色的, 见状忙道:“阁老,臣且先行一步。”

他从言云衿身边快速走过后,堂内便只剩下她与父亲二人在内。

言云衿望着自己一向敬重的父亲, 沉默了良久后, 缓缓开口。

“方才爹爹说的话, 女儿无意听了个大概, 爹爹没什么话铱誮要同女儿说吗?”

言阁老深叹了一口气,说:“妍妍想听爹爹说什么?”

“爹爹要杀锦衣卫吗?”

言阁老看着她,没有回答亦是没有否认。

言云衿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担忧,周身都在微微发抖,她哽咽道:“爹爹可知杀锦衣卫,罪同谋逆,依律当夷三族。”

“我知。”

“所以爹爹是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吗?”她问。

“妍妍,很多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官场中谋生存不比上战场容易,今日我不杀他,来日他们便要将刀架在我的脖颈,到那时爹爹我还有你姑母苦心经营的一切就全都毁于一旦了。”

言云衿抬头望向他,水汽逐渐蔓延至眼眶,“这是谋逆之罪,倘若哪日东窗事发,稍有不慎,我们全家一百多口的人命都要葬送在您手中。爹爹您已经身居高位,为何还要走入歧途执迷不悟?”

泪水夺眶而出,言云衿上前几步如同儿时般拉住父亲的衣袖,道:“女儿还记得隆德八年,您参与礼部会试一心为国求才,当年选出的进士如今皆是朝廷肱骨之才。”

“隆德十一年,您受任于内馆给众皇子讲授四书五经,当时您在做先生时一直嘱咐众皇子,尧舜之德在于爱民如子、用人之道在于臧否与否、治国之本在于君民约俭,所言所举既有规谏,又有垂戒,无一不彰显您用心良苦。女儿一直视您为骄傲,可是爹爹,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面对自己女儿突如其来地质疑,言阅有些无奈地阖住双眼。

从什么时候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他也已经记不得了。

他们言氏一族如今虽说是已经取代谢家成为大周四大世家之首,可他一直以来都清楚,言氏同谢氏之间的不同。

谢家一族乃是武将出身,老侯爷谢长林当年跟随着□□皇帝平定江山,立下的功劳半本史书都写不完整。

威远将军谢洵执掌谢家军二十余年,为边关做出的贡献更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而他们言家却是文官出身,都说文官清流,可纵观历史历朝历代又有几位文官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言氏一族在建兴年间虽不是身居高位,但也是名门望族。

他父亲也曾官居二品,为人清廉刚正不阿,常年饭桌上无半点荤腥,就连去世时余下的俸禄也都悉数捐给百姓。

言阅继承了他父亲在学识上的过人之处,二十一岁那年以第五名的成绩顺利通过科举,成为翰林院庶吉士,更是在三年后成功通过翰林院考核,被授予编修一职。

那时的他初次为官,一心报国,十分看不起阉党专权擅政,也时常为受打压的清流官员而愤愤不平。

他一腔热血,却在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变得无能为力。

隆德年间,阉党飞扬跋扈,永宁侯谢淮权倾朝野把持朝政,他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不愿趋炎附势,便自请回老家襄城任职知府。

返乡没多久,他生了一场大病,一连缠绵于病榻两年之久,方才有了好转。

他守在家乡这几年里,没有官场争斗,没有世事纷争,寄情于山水攻读圣贤之书。

他时常关心时政,体恤民生之苦。

可书读的越多,就越发见不得世间疾苦,心中那份经世治国的火就燃烧的越来越旺盛。

隆德十四年他重返朝堂,任职吏部左侍郎。

他深知朝廷维持至今是仰仗各个世家在其中助力,世家倒了,朝廷也就不复存在。

他心怀理想,志向远大,一心平衡各个世家在朝廷中的地位。他抓住一切机会向皇帝进言,强调制衡与勤俭的重要之处。

他礼贤下士,时刻提醒着自己为朝廷尽忠,可隆德帝偏信阉党,提拔外戚,使得谢氏一族权倾朝野,飞扬跋扈。

那时的言阅身处朝堂之上,望不清来时的路,也看不见归途。

为官二十载蹉跎半生,本以为自己一腔热血能够经世治国,到头来他好像什么都没有做成。

在官场,他见到油头滑脑的人会被称为孝子、见识了没有半分才华的人不断升官加爵、也见识了贪官升迁的理由可以是清廉、更见识了尸位素餐之人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

他发现好像做官并不需要彰显你的才能,只要学会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便可行。

这让他有些心灰意冷,甚至起了退隐的想法。

事情的转变来源于他一母同胞的妹妹,言蕊婉入宫。

言蕊婉自幼便同寻常女儿家不同,她自幼性子强势,且饱读诗书志向高远。她一直坚信,天下男儿能做到的事女儿家也同样做得到,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

自她入宫以后,不像其他妃嫔一般终日活在对帝王宠爱的争夺之中。

她培养人脉,在前朝后宫安插亲信,手腕凌厉击垮了威远将军谢洵,顺势扳倒了谢氏一族。

她收养三皇子李昌烨,接替元敬皇后继位中宫,更是在李昌烨登基后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隆德是十七年,他进入内阁成为最年轻的次辅。

那时的言阅初尝权力的美好,随着地位的提升,许多事执行起来也比以往容易许多。

但他遇见了他此生的政敌,内阁首辅钟勉。

钟勉是三朝元老,他才高八斗、知人善用且心系苍生。当时的言阅也十分敬佩阁老的才华,可唯一不同时是,钟勉出身寒门,一生致力于清丈土地、重洗世家。

而言阅生在世家,他深知朝廷这棵大树日益茂盛,离不开土壤之下各个世家盘根交错的支撑。

倘若哪一天世家倒了,这朝廷也会不复存在。

但他与钟阁老之间的针锋没有维持太久,隆德十八年麓安惨案,这位三朝元老就这样当着一众朝臣的面,死谏大周。

他与钟勉一生的政见不同,观点出身也样样不同,但隆德十七年麓安惨案后,他却也无端生出了唇亡齿寒之感。

咸宁元年,他接替钟阁老任职内阁首辅,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他达到了自己曾经向往的高度,却没有想象的那般高兴,此时的他却发现这个国家,朝廷、乃至天下苍生其实跟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关系。

做的越多付出的辛苦越多的人,越是要受到排挤,不着待见。

朝廷吃人,官场害人,年少时的那份经世报国的理想早就在时光的蹉跎里变得越来越模糊。渐渐的,他也忘记了自己的理想,觉得世道也许本该如此。

官场也并非那么需要才能,因为即便你再有才能也没什么人在意。官场需要的是权力,是利益,是官官相护。

此番虽是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人心却总是高了还想高。

如今面对言云衿的这一番话,他只觉得哑口无言。

望着女儿哭的梨花带雨的脸,他猛地想起自己缠绵病榻许久的那一年,年幼的言云衿学着大人的模样跪在佛堂前,边哭边一遍又一遍哀求菩萨保佑父亲平安无事,她愿意舍弃一切荣华富贵,只求父亲快些醒来平安无事。

阖家团圆,享天伦之乐啊……

言阅心里某根神经有了轻微地触动,半晌后他抬手替女儿擦了擦脸,轻声安慰道,

“妍妍别哭,爹爹听你的,爹爹不做了好不好?”

*

入夜,皇城深处隐隐约约传来打更的声音,巡逻的侍卫正在缓慢地迈着步子沿着宫道行走着,时不时的打着哈欠。

隆宗门东北方向的司礼监直房依旧灯火通明,掌印福公公坐在堂内正中央,四五个小太监正围在他身边给他揉肩,捶背。

年轻的女使围绕在他周围,亲切的称他做“老祖宗”,一边为他剥葡萄,一边侍奉他喝茶。

福安抬了抬手,在美人盈盈一握的腰间轻轻掐了一把,惹得怀里的人一阵嘤咛。

院中慌里慌张地走进来一个人,他快步走到福掌印面前,躬身行礼。

福安端着茶盏,并没有抬头看他,只问道:“皇上派锦衣卫下去调查的消息可有告知阁老了?”

那人点了点头,“已经告诉了。”

福安抬眼,“阁老那边怎么说?”

“本来阁老还吩咐卫渊下去沿路将锦衣卫暗中了结,不知怎么的吃个午饭的功夫就改了主意,只吩咐我们静观其变。”

福安翘着兰花指,擦了擦嘴边沾着的水渍,缓缓道:“咱家原以为言阁老是个出手狠辣的,没成想竟然也是这般优柔寡断。”

“厂公,那咱们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福掌印放下手中的帕子,抬眼望向院中。

“言阁老一向谨慎,咱家突然向他示好他必然是要有所怀疑,给的情报他兴许也是不信,不过无所谓,咱家自有办法让他老人家与咱们成为同一条绳上的蚂蚱......”

福安站起身,迈步走向桌案旁,紧盯着上头摆放着的最高的烛台,半晌后开口道:“既然言阁老下不了这样的狠心,那咱家就替阁老清好这条道儿吧。”

说着,他两指捏住灯芯,一缕青烟飘过,屋内的烛火尚未来得及忽闪,便已经灭的彻底。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