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做事要抓住重点

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徒弟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将鞋带仔细系好。

等到徒弟转身后,大师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幕,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徒弟呢?”“他能细心地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不愧是大师,他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他要保护徒弟身上正面的、积极的东西。在这个细节中,徒弟有正确的一面,鞋带松了肯定要系好;也有失误的一面,系好的鞋带反而不合适剧。这时候大师只能做一件事,既可以认同徒弟的正确一面,也可以指出他错误的一面——他选择了保护徒弟的热,他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明白什么是重点很重要,而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经验有悟性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在工作中能抓住重点的人,即便不是大师,也算个人才。

在职场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要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如果没有剥茧抽丝、善抓重点的能力,很可能就会被琐碎的工作所淹没,大事完不成,小事做不完,把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分清事的轻重缓急,先做最重要的事。在最重要的事上投入最大的精力。

对于在工作中不能抓住重点,分不清主次轻重的人,人们常常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话来形容。我们来看这样一则例子:

小王因为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而被任命为一家连锁门店店长。走马上任后,他仍旧坚持一贯的工作作风,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整日埋头于日常的琐碎事务中。他生性优柔寡断,遇事总是掂量来掂量去,想出若干结果,生怕引人不快。对一些重要又不太懂的事,他总是采取逃避的态度,非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动手去处理,结果却因时间仓促,常常草草了事。

就这样过去了几个月,虽然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每天还是有做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事务,成绩也不尽人意。

因为小王的笔杆子过硬,有次老总安排了一项制度建设的工作给他,让他起草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老总给了半个月的期限,希望他能认真准备一下,同时还为他准备了一些人力资源工具书。

小王觉得半个月的时间尚早,就没太在意,仍按部就班处理日常琐事:每天到药店点名,守在药店处理各种纠纷,就连业务谈判、客户回访这些应该由下属去完成的事,小王也亲自过问,每天都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半个月后的一天,老总忽然打电话催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小王才忽然想起来,这么重要的事居然让自己给忘了。于是他打算晚上加班完成。可谁知这天正好是月底,盘点库存至深夜小王才回到家中,挑灯夜战,一直熬到第二天早上才算完成。

第二天,老总拿着小王起草的文件,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摇头。很快,小王就被调离了店长岗位,到一个不冷不热的岗位任职。原本是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就这样被小王错过了。

在职场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要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如果没有剥茧抽丝、善抓重点的能力,很可能就会被琐碎的工作所淹没,大事完不成,小事做不完,把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境地。小王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那么,作为一个职场菜鸟,怎样才能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呢?

首先,要分清工作的缓急程度,先做重要的事。

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的大小事务相当多,作为员工,既要有全局意识,能够统观全局,全盘规划;又要能厘清自己手头工作的头绪,把握各件事务之间的联系,分清各项具体事务的轻重缓急,从而先解决那些必须前置的工作。在上面的案例中,老总安排的制度建设工作就是一项前置性工作,必须提前完成才能保证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但小王没有这样做,最终不得不草草了事。

你不妨把要做的事列一个清单,每天上班时看一下,先做那些既重要又时间紧迫的事,接着做那些你认为重要,但时间不紧迫的事。最后去做时间紧迫但不重要的事。

其次,要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用力程度,在最重要的事上投入最大的精力。

工作没有重点,就必定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的员工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得极其矛盾:有时过于细心,一头扎进某件具体工作中不能自拔,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而往往顾此失彼,甚至因小失大。有时又过于粗略,做什么都漫不经心,蜻蜓点水。这些况都是工作中的大忌,对于一个职场菜鸟来说要尤为注意。

其实并非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做到完美,聪明的职场人士早就知道“80/20理论”,即工作中20%的事占据80%的重要性。因此,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把80%的精力用在那重要的20%事上,将它们尽量做好,而用剩下20%的时间和精力来做那80%的重要性较低的工作。要避免平均用力。

职场菜鸟能否抓住重点与领导也有很大关系,如果遇到“指派型”或“保姆型”领导,菜鸟就得自己多努力。

能否抓住重点常常是职场菜鸟能否生存下去的重要能力,菜鸟们需要关注公司对自己抓住重点是否形成帮助。一些公司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领导是“指派型”,只是要求你完成任务,对于员工如何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并没有太多思考,很难对员工形成有效的支持和指导,这时一些有思维、有能力、有经验的员工可能会快速的理清思路,找到重点,去开展工作,另外一些员工尤其是菜鸟们,无法理清工作思路,只有在黑暗中盲目摸索前进,以至于感到茫然,不知该走向何处。

还有一种况是过分关注过程,领导已经把所有该考虑的、该做的事都交代给员工了,不需员工自由挥,只要按照领导的意图开展工作即可,对于哪些是关键因素,领导多泛泛而谈,员工也很茫然。导致员工没有自我思想、没有创新思维、只能按部就班的去开展工作,在没有工作思路时就会出现等、靠领导的现象,或者在一个部门里出现一个个性突出的“领导风格”,而无法有效吸取新鲜的血液和思想。长此以往员工就会丧失积极性、主动性,滋生惰性,这就是“保姆型”领导。其实这种况比第一种况更可怕,可怕之处在于,本身是一个还不错的员工,在这种环境的,能力退化,当遇到有挑战性的工作时,抓不住重点,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最后事办不好,绩效上不去。

遇到这种“指派型”或“保姆型”领导,菜鸟就得多个心眼,自己多努把力,在乱如麻的事物中找到重点,砍杀出一条路来。

抓重点的原则是:让你去安排工作,而不是工作安排你。

前面案例中的小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结果造成了所有无关紧要的工作都找上门来,使之疲于应付。如果小王自己能够主动去安排工作,把那些诸如纠纷处理、业务谈判、客户回访等琐碎工作安排给下属去做,则完全可以把自己从纷繁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去解决那些重要的、紧急的工作,效果就会有成效得多。

对于重要的工作、困难的工作,要早作准备,要克服思想上的畏难绪。你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我能躲得过去吗?即便这件事躲过去,是不是以后永远逃避下去呢?如果不能,你就打起精神,开始着手这件事吧。把时间和精力向这件事倾斜,没过多久,你也许会现轻松了许多。

另外,抓重点并不意味着放弃细节。抓重点和注重细节是两回事,细节是无处不在的,你只要干这件事,就要注意它的细节。即便你干一件小事,也要注意细节,不能因为它不是重点就胡乱处理,那样就容易出大事。

每天完成一项重要的事。

很多时候,你在一天结束时现自己什么事都没有干。就是你清单上那些重要的项目一个也不能划去。但你并不清闲,反而像救火一样整天都在忙着,最后一事无成,这样的形让人沮丧。

每天至少做一件重要的事,不做完不放弃。有时这件事没有在清单上列出来,但它真的是很重要的事,那就尽力去完成它。如果你有机会和一个客户在一起,或者老板让你去支援另一个忙不过来的团队,那就赶紧去做吧。

当一个工作日结束时,你完成了一件事,这会让你有成就感,你要让每个工作日都产生这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