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僮人入汉

黄凯不明白,左护法凭什么认定土司一定会与圣教合作,思明州没有圣教的时候,土司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

他礼节性向李志贤拱手,表示一定会传话。

李志贤又道:“有些土司,因为没有多少商铺,只依靠田租、口赋过日子,田租、口赋实在高的离谱,可以分两步走,先让他们降低一些!”

“左护法以为,降低为多少合适?”

李志贤思索片刻,道:“最多十税二,百姓以土地为生,山地又不好多种,超过这个税率,百姓不但不会有余钱,连生存都会艰难!”

“属下明白!”

“黄大人,发展工商业,思明州才有出路,工商税才能增加,”李志贤道:“如果思明州不能顺应工商业发展的潮流,商家必定外迁,便是圣教,亦有可能将产业迁入府城,谁会在一个没有保障、受到掣肘的地方长期行商?”

黄凯点头,迟疑着道:“左护法所说的统一律法……”

“思明府城地区,已经统一了律法,并开始付诸实施,但律法尚未完整,”李志贤道:“黄大人若是需要现成的律法,数月之后,可以向府城索取,我也可以代为索求!”

“多谢左护法!”

李志贤起身,踱了两步,终究还是忍不住,“黄大人,我还有一事相商!”

“请左护法指教!”

“水泥厂有几位工匠,因为与别人同名,我便给他们取了汉名汉姓,”李志贤缓缓道:“水泥的生产、使用,都十分复杂,需要详细记录过程,黄大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僮人无姓,同名者实在太多,州衙也是苦劳,添加汉姓倒是一件大好事,”黄凯顿了一顿,又道:“左护法的意思,可是让部分僮人读书识字?”

李志贤点头,“随着工厂的增加,生产货物的技巧越来越复杂,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都非常艰难,需要部分工匠识字,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便于逐步优化、改良!”

“左护法的意思,是要开州学?”

“学堂我自己会开,培养我所需要的人才,但不是州学,教学的内容很杂,这个不劳黄大人操心,只要黄大人不反对就行,”李志贤拱手,“我要说的是汉化!”

“汉化?”黄凯瞪大双目,“左护法的意思,让当地的百姓汉化?成为汉人?”

“正是!”

“左护法,汉人来到僮地,为何不能让汉人入僮?”

“汉人入僮?”李志贤大笑,“当年蒙古人入关,统治汉人近百年,结果呢,蒙古人被赶出关外,汉人还是汉人,反而是没来得及出关的蒙古人,最后入了汉籍,”顿了一顿,又道:“黄大人亦是汉人,久居僮地,难道肯入僮?”

黄凯面显尴尬,他的确是汉人,当年祖上派驻僮地镇守,久而久之,便成了当地的土司,历数百年不倒。

“我明白黄大人的心思,”李志贤笑道:“朝廷允许黄大人世袭思明知州,便是因为思明州没有汉化,朝廷派出的流官无法直接管理,一旦思明州完全汉化,朝廷极有可能会改土归流,那时,黄大人就会失去世袭的机会!”

黄凯默然,如果李志贤不是左护法,他早就拍案而起,他一再反对李志贤从广东迁入汉人,便有这种考虑,思明州的汉人过多,朝廷迟早会改土归流!

“没有永久的土司,归土归流是大势所趋,或数十年,或数百年,”李志贤道:“朝廷甚至会命令一个土司去攻打另一个土司,明知道是驱虎吞狼之策,土司却无法与朝廷抗争,朝廷掌握的土地、人口,比土司多得多,无论是军事,还是钱粮补给,朝廷都是大优!”

“这……”

“黄大人若是为子孙万代考虑,不能指望着世袭土官。”

“依左护法的意思……”

“一是利用手中的资源,对子孙强化教育,让子孙拥有更多的学识,比别人看得远、看得透,”李志贤道:“其二嘛,黄大人应该知道,为子孙积累土司、钱财!”

黄凯低头沉思,没有说话。

李志贤笑道:“其实,连皇帝都不能千秋万世,何况黄大人?汉人有句古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谁也不能为子孙谋划万事,最终还是靠子孙自己。”

黄凯觉得,左护法说的,似乎有些道理,连皇帝都不可能万世,何况他一个小小的土司?如果机会到了,朝廷腾出手来,怕是会一个个收拾土司……

可是,左护法的话,有些瘆人。

李志贤见黄凯有些意动,随继续道:“其实,我主张汉化,还是为了发展思明州的工商业,也就是为了州衙的赋税!”

黄凯抬起脑袋,“……”

“思明州的土地上,不仅有僮人,还有汉人、瑶人、苗人、侗人,甚至还有安南的京人,语言多样,交流困难,商道更是难通,”李志贤道:“此间道理,刚才已经说了,相信黄大人已经明白!”

黄凯左右为难,发展工商业,州衙的工商税就会大增,白花花的银子滚滚而来,可是,工商业的发展方向,他有些把控不住,而且,左护法要推行汉化,极有可能动摇思明州的土司制度。

短期的银子,长期世袭的知州……

黄凯支支吾吾道:“可是朝廷方面……”

“黄大人,朝廷会反对汉化吗?”李志贤顿了顿,笑道:“黄大人若是有顾虑,可以缓行,先看看汉化能不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如何缓行?”

“州衙暂时不必推动汉化,这样一来,汉化的百姓就不会太多,对思明州人口影响不大,”李志贤道:“若百姓自愿汉化,州衙不要阻止,还要及时为这些百姓更换汉籍!”

黄凯勉强点头,“如果数量不大,州衙可以为他们更换汉籍!”

李志贤暗喜,只要开了头,僮人入汉,就会如浪潮一般难以阻止,第一批入汉籍的,将是温德水泥厂的六名工匠,方山、方果、罗满、毕晨、乐显、鲁台。

他们不是六个人,而是六户,家人自然要随着入籍。

这六个人相对富裕的生活,又会影响到他们的亲戚、朋友、邻居等等。

以后,圣教的各个工厂、商铺,掌柜、工匠等居要职、领高薪的人员,都要入汉籍,让百姓以“入汉”为荣,随后在工厂、商铺内部推行汉化,最后才是外围的百姓。

不过,为免不必要的纠纷和疑虑,对于普通百姓“入汉”一事,李志贤暂时不会派出专人去推行,而是通过汉人和入汉僮人的优越生活,去影响普通的僮人,让百姓朝着汉化的方向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