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出来是我的决心和诚意打动了舒静和,还是我对爱、婚姻、生活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认知,让舒静和觉得我们是认知和见解相同,的确可以以“婚姻家庭”的名义在一起彼此照顾,一同修行。总之,她没有反驳和质疑,也没有拒绝。我们似乎默然就达成某种默契和共识,余生要把原来的亲爱缠缚变成法眷属,一起修行,共成佛道。

接下来的一年,了因书院的总体工程建造陆陆续续完成,紧接着便是外部景观和内部设计装修部分,我继续长期驻在工地进行项目的跟进、协调和完善。两年多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室内设计方面的提高,还有建筑工程本身方面。时常与一批以善业为生、做情怀的人接触,也不断地改变着我原来局限和狭隘的人生态度。

更重要的是,与之前独自一人在工地工作的感受不同,因为和舒静和重逢,并约定了以后的人生道路,我在了因书院的工作,越来越不像是在他乡,反而觉得像是在故乡。

我其实完全可以不用那么长时间的驻地,连公司老总都打电话来,让我不用这么辛苦。可他有所不知,我是真喜欢这里,想把这个项目做到最完美,甚至也想看到全部的文化项目推进之后,这个书院“活”起来的样子,我真心觉得,那会是无比幸福的时刻、也是一件无比有意义的事情。

了因书院所在的这个镇,原来有自己的名字,叫南山镇,我自己则喜欢叫它“了因镇”。小镇山环水抱,风光旖旎秀丽,明清时期曾经人才辈出,有胡姓、庄姓、孙姓、张姓等家族世代定居,繁荣一时。近代以后才人口减少,文化衰败下来。不过,因为很好地保持了祠堂、寺庙、民居、街道、桥梁等古建筑,另外地形开阔独特,有山有水,背靠S市等大都市,近年来成为邻近都市人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徐老——比起徐总,我更喜欢称他为徐老,大概是很多年看到了这个趋势,所以很早之前就在小镇投资买地,并参加到政府关于整个小镇的改造工程的委员会中。在徐老等人的努力和坚持下,小镇改造时候其原貌得以保持,新建的建筑都尽量保持古风。了因书院的总体风格就和小镇的古风一致。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南山镇或者说了因镇,就是徐老在用心做的一个梦工场——包括教育、素食、学佛、养老一体的传统文化推广实践的梦工厂。

有一天,舒静和同我说:“张念,你知道吗,能认识徐老他们这批人,是我这辈子的最大的好运。”

“嗯,我也这么觉得。”

“我原来只是想,一个人工作、独自在家听经修行,独自了脱生死,就这么过一辈子了。但哪里那么容易呢?烦恼太多,心太不清净了。嘴巴上说都放下了,其实,并没有。我还是会觉得,一个人太冷清、太孤单了,看到别人一家子人热热闹闹、和和美美的,也都难免失落。直到徐老来单位聘请文化项目推广的老师,直到我接触到他们,我才从小我、小家中走出来,或者说放下,除了自己的父母,他们都是我的家人,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家人,有了一种大爱的感觉。所以,整个状态都变得充实起来,学佛也学得更好了

。”

“是啊,修行其实就是在世间修行的,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什么人都不理、什么事都不管,特别是年轻人吧。人都没有做好,怎么给人做榜样呢?”我自己也渐渐对人生与修行有自己的领悟。

“我觉得徐老他真的不是一个商人,甚至也不是一般的人,他真的是一个菩萨。你看他设计的项目内容,从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到念佛养老,从小到老,从生到死,他都管了,他是真的有智慧!他这才是修行,是菩萨行,爱众生,并力所能及地度众生。”舒静和十分钦佩地说。

“我也好奇,他为什么这么设计项目内容?为什么要养老院和私塾学堂放在一起,另外又有相对开放流动的禅修体验和素食体验呢?”

舒静和就笑为我介绍:“关于这个,徐老有和我们谈过的。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私塾型学堂教育方式,配合‘教之道贵以专’的古训,在其他地方已经实践过,效果非常好。学习五年的孩子,无论是考试成绩、体育、音乐都比常规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好很多,关键是道德品质,更是让家长非常的欢喜。了因书院的学堂,我们计划招3个班,每个班不超过20人。现在报名的人数已经多达6000人了。

“那学佛养老型的养老院,老人家在这样的养老院中,就不是一起坐等着死,而是每天一起学习,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让老人在晚年有志向,他们就活得不再是行尸走肉。现在报名的家庭和老人也不少了,已经超出我们的房间数量了。

“把学堂和养老院放在一起,那些小孩读完书后,就可以来养老院来给老人家落实孝敬尊亲,把课堂上学,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至于公益互助素食餐厅,它既是对外的一种护生、戒杀、环保的宣传,也是可以为学堂小孩、养老院的老人提供义工实践的平台。

“禅修养生,主要是针对来这里旅游休闲养生的年轻人,他们来这里小住几天,尽量提供一些直观的佛教和传统文化氛围给他们,同时他们能参观和体验养老院、学堂、素食餐厅,这本身也是一种宣传和推广,说不定,也会有人因此发心去做更多类似的书院呢。”

我听完后,颇为讶异,说:“原来我还担心,工程做完后,没有人来上学,没有人来养老。现在你这么一说,原来缺的不是学生和老人,看样子缺的是‘老师和工作人员’。”

“是啊,缺的是老师和工作人员。”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其实,严格地来说,我都不能算是合格的老师,我们真的很缺人手。”

我故意皱了一下眉头,笑说:“原来我还想说,要不我也和你一起在这里当老师吧!诶,连你都不能算是合格的老师,我还是当学生吧,哈哈!”

舒静和甜甜地笑了一下:“我们一起学习,要学习的东西可多了。你也不用担心,徐老说了,既然是善心善事,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手的。我相信他老人家的说的话。我们一定会形成一个‘六和敬’团体的。”

“‘六和敬’?”

“嗯,‘六和敬’就是佛陀规定的,学佛同修在一起进行团体生活的时候要遵

守的共同标准:见和同解、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学佛同修共同按照佛陀所教导的生活修行,在思想上统一,语言行动自然也趋于一律,也不会去争利。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是最和平的生活。不仅仅适合佛教共修团体,其实适合所有的团体。”

我一听这话,心里又是一阵明朗,喜悦地说:“静和,我找到了,原来就是这个!”

“嗯?什么找到了?”

“我最近一直在想,怎么和你成为一个家庭中的同修道友,成为法眷属,方法和标准在哪里,是什么?原来,佛陀这么早就已经开示了!”

“嗯,世间好语佛说尽。我们被烦恼所障碍,再怎么想,都想不出更智慧的。”

“六和敬,舒静和。静和,和静(敬)。原来‘六和敬’就在你的名字里,我们两个傻瓜竟然绕了那么一大圈,才找到!”我笑道。

她也笑了,我们又相视无言地感受一种相契的喜悦。

过一会儿,舒静和说:“倒是你,工程如果全部结束了,怎么办?”

舒静和这句话问出来后,我也严肃了起来。我当然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看着她,很认真很肯定地说:“静和,我准备留下来。”

“我知道你的心意,可是你毕竟需要自己的工作,不是吗?还有你的家人怎么办?你那么看重家人,我不能让你心里有任何负担。”她依然为我考虑。

“你以后的工作重心可能会转移到书院这边,而且我也知道,你其实不太喜欢在大城市里生活。我们就在镇里山上买一个老房子,趁现在还不贵。我们把它改造成我们的家,还有可以做成几间民宿房间、还有我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你知道,我现在手头除了了因书院在做的,镇上的一些民居和民宿、徐老、徐老的朋友们这边都有不少单子在找我。我的工作,你不用担心。如果想做,设计的单子只会多,不会少。

“有了房子,可以把我们的爸爸妈妈、还有现在一个人住的大姨母也都接过来一起。他们可以在老人院学佛,可以在素食餐厅做义工,也可以在家里经营民宿,最主要的是,要他们也能一起学佛,在这里,这是最好的环境了。 再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做善业,学佛更好的了。有这样子的环境,他们也能精进。

“不过,我可能因为工作的原因,还是会时常跑其他工地,甚至驻地工作,一开始我可能不能有太多时间和你每天一起修学,但你记住,你再也不是一个人独自一人了,把那一份心里的凄凉全部丢掉,不要再有任何包袱,好好工作、修学和生活。当然,并不是你一人学佛,我会很勤奋和努力的。我很清楚,我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见和同解,我们才能成为‘六和敬’的同修家人。”

我一口气,把我最近思考和计划,和她说出。

她听完后,笑了笑:“你怎么什么都想到了?感觉我现在好像被你完全看透的样子,呵呵!真是好师兄,好家人啊!真心地感恩你,张念!阿弥陀佛!”她说完后,对我合十鞠躬。

我也对她合十鞠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