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姜瓖见高起潜提起这段十几年前的往事,心中陡地一沉,忙说:“孔友德这乱臣贼子,忘恩负义,认贼作父,引狼入室,祸我大明,不得好死。”

高起潜忽然激动兴奋起来,继续侃侃而谈:“不久,崇祯爷又让老夫督率关宁铁骑,抗击满清多尔衮岳托率领的清军,只可惜宣大总督卢象升不听高某人之良言,固执己见,一味地死打硬拼,不但葬送了我大明数万精兵,自己也战死于阵前。唉,卢象升此人不知用兵之道,不知进退得失,真是不可理喻。”

姜瓖作为大明边关大将,镇守边关数十年,岂能不知这件事?

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八月,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率左翼军,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率右翼军,贝勒杜度等相副,两路征明。九月二十二日,多尔衮岳托率领大批清军精锐,越过长城,大举深入明朝边境。

崇祯以卢象升为督师,宦官高起潜为监军,负责督军迎敌。高起潜与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力主与清议和,皆不欲战,又借口调走其麾下的两万宣大劲旅,结果导致卢象升孤军奋战,以少战多,以弱旅迎战清军精兵,在巨鹿贾庄血战而死。

清军将士将抢来的汉族女子浓妆艳抹置在车上,高举“谢明朝官员相送”的木板,奏着盛乐出关,如同凯旋,明军怯战,只能尾随其后,眼睁睁看着清军满载着子女金帛,缓缓退出关外。

事后,姜瓖闻知此事,替战死的卢象升大叫冤屈不已,曾上书朝廷,请求抚恤卢象升家属,然奏章递上去之后,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此刻,听高起潜谈起这段往事,心中冷笑不已,暗道,如若不是你高公公见死不救,临阵逃脱,卢总督岂能战死?事情已经过去五年了,你还在此埋怨怪罪为国捐躯的先烈,真是恬不知耻,地下的卢总督如果听见,焉能不跟你拼命?

那年冬天十二月,卢象升领兵进驻巨鹿贾庄。太监高起潜统帅数万关宁铁骑驻扎于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卢象升派

遣参军杨廷麟星夜去见高起潜,要求援助,合力抗击清军。

高起潜冷笑着对杨廷麟说:“卢大总督曾对皇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其意思是朝廷既不恤民,又不养兵,流民闹事,祸乱国家,都是皇上朝臣惹的祸。轻飘飘一句话,就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我们这些人头上,心肠也太狠毒了一点。”

杨廷麟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位朝廷派来的监军,竟以为自己耳朵有毛病,听错了。

少顷,高起潜伸了伸懒腰,又说:“卢大总督还私下议论朝臣,极尽讽刺挖苦之能,说什么其以孑然一身,独处大风波患难之中,万死一生,为朝廷受任讨贼之事。海内竟无一人同心应手者。你听听,好像这天底下就他卢象升一人在替皇上勤恳办事,是个极大极好的忠臣,而其余的朝臣都是祸国殃民不干一件好事的奸贼。卢象升啊卢象升,想升官发财就把别人当垫脚石,踩着朝臣的脊背向上爬,太阴狠了。现在办事立功的机会来了,就让他一个人去对付清军好了,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

说完,高起潜长长地打了一个哈欠,置杨廷麟不顾,在随从护卫之下,大摇大摆地径直走向后账休息去了。

杨廷麟傻呆呆地立于原地,仿佛根本不认识此人一般,直到有人用劲把他推搡出中军大帐时,才如梦惊醒,不由得悲恨交加,仰天长叹道:“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国有此人,横握权柄,非社稷之福矣。”

无奈无助之下,卢象升只能率领弱旅残兵,独自与清军相抗衡。他领兵至蒿水桥,遭遇清军主力。敌骑数万环之三匝,然卢象升丝毫不惧,麾兵疾战,呼声动天,亲手击杀清军数十人,自身中四矢三刃,遂死。护卫亲军担心敌人俘虏残害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而死。

听到卢象升战死贾庄的消息之后,高起潜随即率领数万关宁精兵,不战而逃。

战斗结束之后,趁清军离开战场,参军杨廷麟及部下寻获卢象升遗体,脱去染透鲜血的铠

甲,才发现他还穿着为父服丧的麻衣白网。三郡军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

卢象升战死后,高起潜怀疑其没死,以后会向崇祯爷奏报实情而报复他。于是派了三个士兵去核查情况。其中一个士兵叫俞振龙,回来告诉高起潜,说卢象升真的死了。但对高起潜而言,希望卢象升没死。只要卢象升没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加到卢象升的头上了。但这俞振龙非常硬气,高起潜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快要打死了,可他仍然瞪着眼睛大声喊道:“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后来,顺德知府上奏卢象升的死状,高起潜又暗中串通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故意多方刁难,直到过了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敛。

次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朝廷不准。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也不允许。直到杨嗣昌围剿张献忠失败而自杀之后,朝廷才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

姜瓖虽然清楚事情的真相,但此时此刻,面对权势滔天左右其命的朝廷粮饷兵马总监高起潜,也只能随声附和而不敢有一句逆耳之言。他说:“公公说得十分在理,卢象升确实顽固不化,不可理喻。”

高起潜冷笑数声,长长地打了一个哈欠,说:“相比之下,姜总兵还是会来事,受到崇祯爷的召见嘉奖。”少顷,又问道:“听说崇祯爷在文华殿召见完你们三兄弟之后,又给你们题词,是哪几个字啊?”

闻言,姜瓖不胜惶恐,极为谦卑地说:“皇上写了镇朔三杰四个字,卑职三兄弟确实承受不起。”

高起潜呶呶嘴,说:“你们三兄弟都是我大明王朝的边关总兵官,位高权重,不可小觑。日后,高某还需你们多多抬举。”

姜瓖紧紧应道:“高公公才是朝廷的镇边干城,我等兄弟三人绝不会辜负公公的厚爱提携。”

高起潜又打了一个哈欠,说:“明天老夫随你去榆林,顺路看看榆林防务。”

闻听此言,姜瓖心中顿时一惊又一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