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劳动出智慧

恒泰建筑队是掌柜陈飞鹏,已经视察过阡山至南城的路基,虽然不知道如何浇筑水泥大道,但他已经着人将靠近水泥厂的一端路基锤实,现在就可以施工修路。

李志贤认为,这条大道上不可能有载重车辆,所以将水泥大道的厚度定在六厘米,宽度暂定五米,也就是一丈五尺!

不过,并不是市坊的尺寸,而是李志贤为数学教学专门设计的尺寸,他准备了两根直尺,一根半米,一根米半。

包括陈飞鹏在内,二十名建筑工人,加上五名犯人,这些人要合理搭配。

并没有现成的搭配公式,只能慢慢摸索了,根据实践,将来才能确定人数大致的搭配比列。

李志贤让五名犯人去前方夯实路基,田健丸负责监工;

二十名工人,先用五人运输水泥,等水泥运输得差不多了,留下一人继续运输;五人搅拌混凝土,剩余的十人,全部扎模板。

工人们都是忙碌起来,胡长风一边记录,一边和方山商量着什么,罗满、毕晨、乐显暂时没什么事,在人群中转了一会,便帮着运输水泥去了。

李志贤表面上最清闲,但他的双目却是仔细观测着各道工序。

除了用手推车运输水泥,整个施工现场,几乎没有任何机械,全部依靠人力!

人是很容易疲劳的,能量和效率根本无法与机械相比较。

李志贤的心中有一种急迫感,不知道何时才能研制出需要的机械,他一边观看,一边在心中思索。

最缺的是搅拌机,工人们用方锹搅拌混凝土,需要一把力气,还不能持久……

李志贤在人群中穿梭着,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动作,他都要亲自指点,胡长风和方山像影子一样跟在他的身后,都在记录施工日记,一个用纸笔,一个完全依靠记忆!

搅拌要匀,路面要平,两侧模板要直,浇灌混凝土时要夯实……

工人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水泥,开始十分手紧,显得笨手笨脚的,但个把时辰后,手头上的工作熟悉了,自然就流畅得多。

等到工人们完全进入角色,李志贤方才唤过陈飞鹏,从施工现场告诉他:水泥大道质量的好坏,一半取决于水泥和沙石的质量,还有一半,取决于工人们完成的质量,尤其是最后的细节。

让李志贤没想到的是,工人对于第一次浇筑水泥大道,显得十分兴奋,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李志贤取出汗巾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珠,紧张的心脏刚刚松弛一点,却被一阵粗狂的声音吸引住。

一人领头,众人跟着齐喊,像是一种不太庄严的宣誓!声音算不上特别整齐,但相差不会太大,抑扬顿挫,音韵有致,听着很有旋律感:

“小猴不能懒……呦,大猴来喊……呦,哎……呀呼嗨……呦……”

李志贤循声望去,原来是犯人们发出的!

他们不是在夯实路基吗,难道重体力劳动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值得如此炫耀?

离得太远看不清究竟,李志贤移步,走进一看,不禁笑歪了鼻子!

犯人们一边喊着口号,一边用压路石夯实地基。

压路石是一整块圆柱状青石,打磨得非常光滑,或者使用的次数多了属于自然光滑,比家用的磨盘稍大,稍薄,重量应该差不多。

压路石的四面钻了孔,孔内塞进结实的短木,木上又是穿孔,结上一段粗绳索。

犯人们围在四面,双手拉着绳索,随着有节奏的口号声,众人同时发力,压路石被拉起至胸口部位,然后同时收力,放松绳索,压路石重重地砸在路基上……

压路石经过的地方,地基又平又实!

李志贤仔细一看,压路石上钻了六空,有六根延伸出来出来的绳索,但犯人只有五人,所以做为监工的田健丸上去充数,他或许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多半只是好奇。

压路石至少有两百斤,但犯人们似乎不太用力,就能让压路石快速飞起,然后借助重力自然坠落,重重砸在路基上。

难道这就是劳动的号子?

相对整齐的号子,是让所有人同时发力同时收力,不至于白白浪费力气,减少无用功!

李志贤的心中一动:劳动出智慧!

华夏的文化缺少科研的土壤,知道其然,却不会用心去研究、思考。

压路这件事,对华夏的百姓来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谁也不会去思索什么,在百姓的眼中,事情本身就该这样,知道就好,没必要索根究源!

但压路的技法,是先人的生活经验,是先人在无数次劳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李志贤稍稍整理一下,至少有四条机械力学方面的知识:

压路就是做工,压路石下落的过程,是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经过压路石传至地面,路基就被压实了;

充分借助重力做工,压路石下落时,犯人们都会松手,压路石完全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做工、传递能量、夯实路面;

整齐的口号,有利于犯人们同时发力、收力,这是减少无用功、提高机械效率的表现;

压路石上的绳索有六根,保持对称,这是让动力的作用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便于维持压路石的平衡和平稳,防止滚动和摆动时消耗额外的动力和能量……

这些原理,犯人们未必能懂,但不妨碍他们通过观察学习,直接在生活中应用。

李志贤暗中感叹,华夏对科学的认知,至今仍然停留在观测的感知阶段,言传身教是基本的常态。

言传身教是一种原始的学习方式,像掌握各种手艺的工匠们,就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下一代。

这种在父子、师徒之间的传授方式,不仅人数上有局限,而且,根本没有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掌握一定知识的技师们,都将自己掌握的技艺当做宝贝,拒绝交流,甚至到了故步自封的地步,以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且,受知识水平、时间等因素限制,他们根本不会做深入的研究。

没有专门从事研究的人员,科技的发展是缓慢,比想象还要缓慢。

真正大规模、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授,还是依赖学校教育。

李志贤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是为了圣教,也是为了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