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年夜会

这段时间销售的火柴,并没有达到十五两,按照十五税一的税率,火柴厂的商税应该不足一两。

但李志贤考虑到商铺的库存,实际出厂的火柴,应该不止十五两,上缴一两商税也不算吃亏,再说,明年火柴的销售量会上升,每月商税应该会超出一两。

李志贤还有一种心思,让黄能尽快看到赋税特别是商税增加的趋势,坚定他的信心。

“神医,这是火柴厂一家的商税?”果然,黄能看到一两银子的商税,双目顿时滚圆得如同能发光的灯笼。

一两银子不算多,但以前的叫安镇,还没有哪一家商铺每年有一两的赋税,也就是说,刚刚成立的红莲火柴厂,一跃成为叫安镇的第一商税大户。

李志贤将碎银放在案桌上,“这是这个月的商税,以后黄大人征收商税,或者按月征收,或者按季度或者按年征收,火柴厂根据销售量,大约都是这个数目!”

“啊……”黄能笑得双目眯成一条缝,他原本以为是一年的商税,没想到却是一月。

按照这个数量,每年便是十二两,超过叫安镇以前一年商税的总和,有了红莲火柴厂,哪怕其余的商铺都是免税,自己也是赚了。

这才是开始,将来如果有十个、二十个这样的火柴厂,口赋、田租都不用征收了……

李志贤看着黄能喜极的样子,感觉一两银子的商税太值了,“黄大人,在幸不辱命,商税的事,已经有了起色,明年秋赋,农业上的税收必有起色!”

“那是,那是,黄某早就相信神医!”

黄能满心欢喜,李志贤满载而归!

年底的时候,叫安镇的火柴销售依然维持在稳定的水平,毕竟人口就这么多,但上思州的火柴销量明显增长。

增长最快的还是广东钦州,据赵定图说,已经有商人将火柴贩卖至廉州府。

唐赛儿在叫安镇度过了南下之后的第一个半年,钱粮问题初步解决了,心中的石头稍稍下落一些,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常常背着人不知不觉偷笑。

大年三十,她在茅屋召见丁谷刚、董彦皋、李志贤、孙定东、赵定图、杨定方,加上凌茹雪,既是为了吃顿团圆饭,又是为新年做打算,但赵定图远在广东,年终又是火柴的销售旺季,未能及时赶回叫安镇。

酒过三巡,唐赛儿率先放下酒盏,“左护法,叫安镇上现有多少圣教的信徒?”

丁谷刚拱手道:“回圣母,自从三教挑衅之后,皈依圣教的信徒大大增加,已经超过千人,然而年底之前,人数比较稳定,据属下估计,将来增加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唐赛儿蹙眉,在她的心中,最看重的不是商业,而是信徒的人数,归根到底,只有信徒才能完成圣教的计划和目标,“左护法的意思,圣教在叫安镇的传播前景如何?”

丁谷刚拱手,“回圣母,三教虽然在叫安镇受挫,但根基未断,一时之间,很难将三教的信徒全部挖过来!”

李志贤心中一动,要想将三教的信徒挖过来,必须让他们看到奇迹,商业上的利润,就是最大的契机,如果让百姓看到利润,百姓就有可能改奉圣教。

可惜,现在的叫安镇,只有一个火柴厂,一时很难惠及所有的百姓,他略一思索,还是决定闭口不言。

唐赛儿稍稍有些失望,她一直将叫安镇看做圣教的第一根基,没想到信徒的人数不过三成,“左护法,新元之后,可有什么打算?”

“既然叫安镇很难增加信徒的数量,属下想,新元之后,在叫安镇留下兄弟继续传教,属下想去往州城,毕竟州城的人口更多……”

“我赞同左护法的意见,”李志贤道:“叫安镇虽是圣教的根基,但圣教不能囿于叫安镇一地,最终应该向四面传播,不仅州城,南面交通要道上的华兰镇,甚至更难免的南屏,我们也要派出人手前去传教。”

丁谷刚看了李志贤一眼,眼中却有一种异样的情愫,“圣母,各位兄弟,圣教已经在叫安镇站稳脚跟,扩大传教范围,广施圣母恩德,已是大势所趋,但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方向,圣教要向何处传播,以何处为重点方向;二是人才,圣教每传至一处,需要有得力之兄弟坐镇,然而跟随我们从山东来的兄弟,人数毕竟太少。”

圣教之内的骨干,都是在山东临起事才冒出头的,唐赛儿基本上是甩手掌柜,一向深居简出,董彦皋沉稳有余,是守成的性子,开拓进取不足,孙定东、杨定方两人,既没有带兵作战的经验,又很难独当一面,因为性格沉稳,勉强被派驻各地。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都没有考虑过,都是唯唐赛儿的马首是瞻,所以李志贤选择从海路南下,然后在广西落脚,除了丁谷刚,鲜有反对者。

唐赛儿自己也不知道圣教如何发展,便将目光投向李志贤。

李志贤被唐赛儿的目光点将,遂道:“左护法言之有理,传播圣教,不能囿于叫安镇一地,如果周围各地信徒数量增加,反过又能促使叫安镇的百姓皈依圣教。”

“……”

李志贤继续道:“左护法所说的发展方向,其实我们在南下之前,已经初步有了定论,传播圣教,主要在广西的僮人区,越偏远越好,属下主管商业,与传教可以相辅相成,但在汉地,暂时不要传播圣教,以免泄露圣教的讯息,当今而言,还是以上思州城及各镇为主,等到上思州内信徒广布,再向思明府及所属各县渗透。”

丁谷刚虽然没有说话,却是不知觉点头。

唐赛儿看在眼中,便以目示意李志贤。

李志贤又道:“左护法所说的人才问题,属下也是遇到同样的困惑,所以属下建议,圣教必须尽早发掘骨干人才。”

董彦皋道:“不知青阳使者如何发掘人才?”

“其一,跟随圣母从山东过来的兄弟,根据性格、能力和个人意愿,分配至各镇,甚至未来的县城,每人负责一处;其而,从僮人信徒中招募人手补充进来,让圣教真正扎根于僮地。”

丁谷刚歪着脑袋道:“不知道要招募哪些人手?”

“首先要终于圣教,其次要头脑活泛,具有独挡一面的才干,”李志贤说到这儿,向丁谷刚一拱手,“左护法亲自传教,与僮人信徒直接接触,可要多留心这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