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西征萨珊

“将军,大秦国国主盛情款待,我等何不多留数日?”

“莫不是汝忘不了大秦小娘子,流连忘返不可取也。”

“哈哈!”

调笑过后陆逊说道:“我观大秦国主此人残暴不仁,国中贵族皆穷奢极欲,且不恤民情,以千金求斤余丝绸可见一般。其国土虽广,巨变即在当下,陛下三子尚未外封此正天赐之时。”

“将军之言有理。”

陆逊还有一件事没有说,罗马帝国上层太富有了,与其在海外挖矿不如西行贸易。再乘刘永外封时夺得一地建港,就可以两头赚钱。

陆逊回到雒阳向刘备汇报了沿途的状况,刘备将安息两王的结盟信交给刘永,让刘永带给刘理,令刘理自行判断,同时赐封刘永为秦王,调派了一万二千陆军归刘永指挥,征伐自己的封地。

刘永就带着陆军和楚国聘请的基层官吏一起来到了楚国,刘备还派遣陆逊和一些探寻西洲船队的海军人员作为向导帮助刘永,刘封也让杨修帮助刘永,随军出征。

刘永问道:“四弟可要为兄率军助四弟夺萨珊之地?”

“区区萨珊,彼军皆丧于楚河,弟自往征之,勿需兄长多心。”

“既如此,为兄便随四弟之后,观四弟威风。”刘永装傻充楞,坚持要和刘理一起出兵萨珊。

刘永有自知之明,即便现在陆军因为装备火炮、火枪,战术比以前简单了许多,他到底是没有经历过战阵的人,演习参与再多次,到了真正战场还是有差距。

虞俊说道:“据闻萨珊多山林,将士皆着单衣,恐于战不利。”

关平说道:“虞国相勿虑,楚河之战皆因地处开阔,为旷野之战,故而将士未曾着甲,非无有实无用也。”

有了蒸汽机械力、先进的冶炼技术,刘备自然把板甲做了出来。不是那种全身铁罐头,只有胸部半身甲,汉军当前的枪炮已经没必要装备全身甲了。

炼钢厂产出钢锭,辎重部用轧钢技术将钢锭变成中碳钢钢板,而后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迅速冷却,达到表面淬火、内部保持初始状态的目的,从而使得表面硬而耐磨,而心部又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钢板加工完成,成为硬化中碳钢,送到机械冲压机下冲压成鸡胸状,鸡胸的形状可使得正面所受的伤害偏转达到卸力的目的。最后由工匠修边,装上前后甲固定件和皮带,这样的胸甲可以大批量快速生产。胸甲按将士体型分为大小几种,确保不会过大和过小。

整套胸甲还包括头盔在内,总重量在12kg左右,厚度在4-5mm之间。

经过辎重部试验,这种胸甲能完全防住冷兵器的袭击,甚至能在近距离挡下最初的滑膛火绳枪、滑膛燧发枪发射的圆形铅弹。只有大型火绳枪可以在百步内有杀伤,用线膛枪发射圆形铅弹也必须要在两百步以内,不进入百步射程铅弹也不会打穿胸甲,只会令士兵受伤。只有如今的锥形铜壳弹完全无视了这种胸甲,三百步也是一枪毙命。

蓝氏城

“秦王、楚王,两位殿下远来辛苦,请入城歇息。”刘永和刘理带着两万四千大军来到蓝氏城,占据蓝氏城的大宛国大将臣盘出城相迎。

“此间亦建驰道乎?”刘理看到了城外热闹的施工现场。

“我主闻萨珊国率军东侵身毒大为震怒,责令末将率军攻取此城,不料萨珊王早已弃此城。”臣盘解释道,“我主得知楚王有西征萨珊之意,愿自请为先锋,得天朝陛下应允,故而以此城为前部,并请天朝匠郎修建驰道。”

刘永问道:“怎此地劳工与河中之地不同?”

“此皆为萨珊败军,其于身毒西逃为我军所擒。”

关平问道:“汝可知萨珊国近况?”

“已探得一二,萨珊国主阿尔达希尔于楚河惨败国中多有反叛者,且安息国主阿尔达班五世遣大将东征。阿尔达希尔确有勇略,其回军速平国中叛乱,而后亲率军两万向西迎战安息国部队,又令原蓝氏城主率军一万守木鹿城。”臣盘说道,“木鹿城地处要冲,我军攻城数次皆不能下。”

夏侯尚说道:“据城而守,萨珊易得矣。”

没有钢筋混凝土,以萨珊国的建造材料,如今的线膛火炮可能只要几炮就能轰塌城墙。夏侯尚最担心的是萨珊国士兵用骚扰战术,汉军不熟悉地形,如果萨珊士兵时不时偷袭,非常容易被他们找到可乘之机。

蓝氏城早先的居民已经被大宛等国劫掠一空,汉军两支部队全都入城休整。

刘永军营地

张虎说道:“大王,将士远赴数万里,果真坐看他人立功乎?”

李祯说道:“陆军出征军费当由大王所出,安息之地陛下早已许楚王,大王相助岂非得不偿失?”

张虎说道:“友军出战,我军坐视,倘若友军有失陛下岂不要怪罪我等。”

乐綝说道:“汝二人何必争吵,可先观关将军胜败,再做计较。”

张虎、李祯、乐綝分别是张辽、李典和乐进的儿子,张辽三人投降后不再领军作战,相继成为陆军军校中的教官,他们三人的儿子和刘永关系不错。

张虎三人已经答应加入刘永的护卫军,此次出征刘永便请求刘备让他们三人当陆军指挥官。

刘永说道:“诸君不必多虑,待杨先生回返再商议不迟。”

刘永话音刚落,杨修就从帐外进来,说道:“大王,我已探得虚实。身毒、安息之地民皆分数等,只消制各地祭祀便可速平两地,我料楚王攻萨珊无我等相助亦易也。”

刘永说道:“如此我军坐视乎。”

“非也。”杨修说道,“身毒之地富庶,祭祀积数百年之财,不久前皆为楚王所得,据传金光迷人眼。若安息之地亦然,大王不可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