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刚发现自己穿越了, 就知道自己穿的是个乱世之处更倒霉的吗?

池子昂觉得是有的。

因为他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穿越后这一家人住的地方是在哪里了。

处于南北交接之地的鹤县,紧邻邑台郡,是乱世之初最先沦陷的三个地方之一, 反正这三个地方的百姓在后面的故事中通常都被用两个字概括。

【流民】

池子昂慌得一批,因此也忽略了妹妹小花那条理分明的叙述,在古代这个年纪的小孩, 就算早熟,又有几个能如此清晰地说出年号和当今皇帝掌朝年限的?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里苟住一条命,与投靠哪个人才能活到最后。

丹林陈群青活是贼能活,外号苟王主公/乱世苟王,不管失利多少次都能苟下来,然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但是贼能活的只是陈群青自己而已,他身边的人就不一定了, 反正到了最后他的部下已经没有一个是一开始就跟着他的了。

那难道他要跑去草原苟命吗?感觉说不定死得还更快一点。

池子昂表情凝重地在地上用树枝写出几个名字, 写写画画勾勒出人物的关系网什么的方便梳理想办法,出于私心,这些名字里写在第一个的,是倪惊澜。

对于后世读过历史的人来说, 在这漫漫历史场合中, 总有那么一些人对于他们是特殊的。或许是感动于那个人的经历和故事,或许是惊艳于那个人跨越千百年也留存下来的诗文文采, 或许是共鸣于那个人的信念与坚守。

而对于池子昂来说, 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于他而言最特殊的一个人, 叫做倪惊澜。

是永辰乱世中一个惊才绝艳的谋臣。

池子昂其实对历史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高中大学学的都是理科, 但是唯独对倪惊澜这个历史人物,他找到了所有与她有关的典籍史册去了解她的生平。

大概是因为,在池子昂人生最迷茫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推荐了一本《亭下杂谈》

大部分人大概都很难理解把一个历史人物当成精神寄托的这种感情吧,池子昂也很难说清楚这种寄托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起因只是他的高中班主任在他父母离异并且都抛弃了他,在他人生一片迷茫,没有目标也没有上进心成绩一落千丈的时候,送给他了一本《亭下杂谈》。

那是他最迷茫的时候。

而他在最迷茫时看到了倪惊澜的一生,看到她备考十年,在赶考途中放弃赶考;看到她在找到母亲和妹妹的尸体后‘守灵三日,旁人不曾见其恸哭,得叛军往北而去,遂往’;看到她仅仅领着三千人,在五万人的围城下守住漾泉城,看她归来半生,永远清醒,强大,不动如山。即使后世的人从那只言片语中去窥见她的一生,也能感受到这个人身上的力量。

说来别人可能不信,池子昂就是从倪惊澜的故事中汲取到了力量,才没有在高中时一蹶不振彻底堕落,考上了大学。

就连池子昂大学选择船舶与海洋工程也是受倪惊澜的影响。

因为倪惊澜对造船技术一直都十分重视,还曾不远千里去策反招揽一个被别人招揽过去的造船好手,到了后来还自己亲自去研究造船技术,集上千匠人,用了十年时间造出大陆最坚固的战船,并凭此在泛江将阿尔斯楞的军队击退三百里。

池子昂在写完乱世群雄和各个谋士武将的名字后,看着那些名字愣了许久,忽然想,也许他的人生也并不完全是不幸的。

虽然来到乱世之初是很倒霉,但是能在死后来到这里,如果能苟得住的话说不定会有机会亲眼见一见倪惊澜。

当然,前提是他能活到那时候,现在说这件事还为时过早了。

*

琼安,皇宫。

安临还是如往常一样在批改奏折。

自从科举结束,新金卡爱卿入职之后,安临直接安排倪惊澜当了起居舍人,这样一来倪惊澜就能尽快接触到高一层级的政务,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下面那些大部分人都能处理的事情上。

这要是杨盛在担任起居郎的时候,安临开发出来的起居新用法。

要知道那时候每天看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金卡在眼前晃,却不能给他更多的活,做更有用的事情,而是每天就复制黏贴写那没啥新意的起居注,安临的心里有多难受。

这完全是暴殄天物浪费时间啊!

所以后来安临就以起居郎起居舍人什么的,闲着也是闲着,安临就把人叫进来,帮她给奏折进行二次分类,从没什么用的请安奏折和日常汇报奏折里提取出有用的东西进行总结汇报,有时候看累的时候让爱卿读读奏折也是个不错的休息方式。

不过呢,也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待遇的,这还得是安临比较重视的人才才会让他们经手这些事务。

这就相当于是天子近臣了,还可以刷刷资历。

“亭瞳,这份奏折字写得太密了,朕看着有些眼晕,你给朕读一下。”效率提高了很多的陛下如此说着,把一份写着日常情况汇报的地方奏折丢给倪惊澜,然后闭上眼睛按了按眉骨,随性道。

“是,陛下。”坐在方桌后的倪惊澜从容接过奏折展开,然后不疾不徐地按照奏折上的内容读起来,“邑台郡郡守报邑台郡四月中得雨尺寸,钟城、邱城、佟城三地得雨肤寸,又有井乡等地得雨寸余……”

安临闭着眼睛听着倪惊澜的念读,一开始是比较放松的,心里自动把肤寸、寸余、数寸、及尺这些形容换算成毫米计量单位,一面寻思着还是得尽快把长度体积这些计量单位也给统一一下才行,宋菱的常理课本倒是已经把这些给写进去了,但是要统一还是有点麻烦的,先把标准弄出来吧,宋菱搞出来的玻璃也差不多可以烧制粗糙的量杯度量工具了。

肤寸的话,差不多就是20到25毫米左右吧,可能也不是特别精准。

不过既然邑台郡郡守写的是肤寸、寸余,那么就可以说明这几个地方四月中降雨量确实是很少。

四月份,小满前后,本该降雨量增加的时候,邑台郡的降雨量竟然不增反降?

安临眉心一跳,睁开眼睛。

同时倪惊澜读奏折的声音也停了下来,道,“陛下,邑台郡的得雨尺寸是否有些不对?”

“确实不该如此。”安临从倪惊澜手中接过奏折亲自看了一遍,在心中对比了一下邑台郡前几个月的得雨尺寸,沉吟片刻,又怕自己记忆有误,扬声道,“修文,把各县得雨尺寸表拿来!”

王修文依言取来得雨尺寸表。

安临很快找到邑台郡的那几栏,手指划过二三月以及四月上的得雨尺寸。

四月上寸余,二三月不及肤寸。

本来二三月较少是正常的,邑台郡所处地方偏北,春雨贵如油,到了四月开始降雨量才会逐渐上升,芒种后更是有两个月多雨,正好是夏收夏种的时候。

但是今年的四月中雨量反而开始降低了,按照这个趋势,五六月能不能达到正常应有的降雨量先不说,恐怕还会有干旱的可能性。

春夏之际,本来就是易发旱灾的时候。

倪惊澜也看过了这得雨尺寸表,稍作思索后说,“若是邑台郡发生灾害,与邑台郡相邻的鹤县与岚台两地恐怕也要危及,只是惊澜还未见到这两地的奏折,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安临低头在桌上看了看,从一堆奏折下面抽出露了个角的鹤县和岚台地方奏折,翻开一看,再与前几月的降雨量对比,鹤县和岚台的降雨确实也同邑台郡一般,有不增反降之态。

“修文,召六部尚书,以及户部左右侍郎入宫。”安临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如此吩咐下去,然后把剩下的几本地方奏折推给倪惊澜,“亭瞳,你看看除这三地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地方有旱灾迹象。”

说着她自己也打开了一本奏折,不过这一次打开奏折,是通过模拟器去查看邑台郡、鹤县、岚台三地的情况。

自然灾害这些,她在基建游戏中也算是应对得很得心应手了,因为大部分基建游戏中都会随机刷新出一些灾害事件来,有些比较坏的游戏方刚开始登基开局就是一个大旱或者洪灾,连抄家十连抄都赶不上赈灾花费。

但是现在可是现实啊!在登基第三年就出现旱灾也太突然了些,正常的人登基三年哪里能存下来多少粮食和钱财?

不知道这次如果真的发生灾害,会持续多久。比较轻的两三四个月还好,严重的三年大旱都有……安临不禁在心里计算起宣国现在各地储备的粮食和国库,能够撑多久。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