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大公爵

“遵命,陛下!”王威接到杨松的吩咐,遂拿起杨松身前案桌上的任命书大声的朗读了起来。

“命刘基任翰林院之首席大学士,进枢密院任职,封开国公,授紫色勋带。”

得到任命的刘基,也是非常激动,他在满朝官员那羡慕、向往的目光中走出队列,站在过道中间向着杨松深深的鞠了一躬,口中高呼道:“臣,敬谢陛下隆恩!”

“伯温,平身吧。”杨松对此微微一笑,轻抬右手道:“这是你这么多年来对夏国、对朕的辛勤付出而得到的奖励,是你应得的!”

刘基以前一直以杨松的首席参谋、一国军师的身份辅佐着杨松,直到如今还是如同初见那般,对杨松一如既往的忠诚、对夏国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

可以说翰林院首席大学士这个职位安全就是为他而设立的,虽然在杨松的计划中,翰林院与枢密院是分开的两个互不相干的部门,但是最后杨松还是将刘基放进了枢密院。

至于开国公就是杨松之前提到的勋贵了,对于勋贵制度也就是属于夏国的贵族体系,原本杨松他是不准备设立这个制度的,不过他想到这么几十年来一直跟着他,为夏国出生入死的那一帮臣下后,他也就心软了。

不过杨松为了预防尾大不掉的情况,决定将夏国的勋贵制度设立成一个与军队的军功制度、国民荣誉制度一样的一个荣誉身份制度。

杨松设立的勋贵制度分为五个级别,也就是“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等级,勋贵的身份虽然能够继承,但是只能降级继承,直到几代之后变为普通的白身为止。

当然了,勋贵这个身份带来的肯定是有好处的,比如能够参与重大国事活动,参军能够优先考虑进入锦衣卫,公共场合、工具的优先使用权、通行权等,还有每年都有因身份而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奖励。

勋贵身份带来的其实大多都是与荣誉相关的精神、地位上的奖励。再大的好处就没有了,什么科考加分,当官优先录取之类的是一定没有的!天才一秒记住噺バ壹中文8/1/z/o/m/

而授予刘基的紫色勋带则是另一个体系,勋带制度是杨松设立出来的一种专属于官员的荣誉象征制度!

说白了,就是对勋贵体系以外的身份、地位上的奖励进行的一个补充,是专门设立出来对在职官员的一种肯定。

同样的,勋带同样分为五级,从高到低用颜色进行排序,依次分为:紫色、红色、青色、蓝色、橙色。

勋带既然是对在职官员的一种肯定,那当然是不能继承的,也不能转让,离职即交回。

对于刘基,不管是勋贵的身份,还是对其在官场上的肯定,都是最高评价的,因此杨松授予刘基开国公爵的身份,授予最高的紫色勋带用以肯定其贡献!

王威的宣读还在继续……

“命荀彧任政阁之阁首,进枢密院任职,加翰林院大学士,封开国公,授紫色勋带。”

荀彧多年来一直是行政大权的执掌者,其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夏国的扩张、发展要是没有荀彧的支持、主持是怎么也成功不了的。

进入枢密院本就是政阁阁首的本职,翰林院的大学士也是绰绰有余,公爵的勋贵身份,紫色勋带的肯定也是当之无愧。

荀彧同样的走出队列谢恩之后,王威继续宣读道。

“命李靖任军阁之阁首,兼任指挥参谋部之都督,授镇北大将军军衔,封开国公,授紫色勋带。”

李靖身为军事方面除杨松以外的一把手,夏国能够拥有这么广大的疆域,能够拥有让外邦闻之色变的强大军力,都是离不开李靖在其中的那份重大作用。

所以李靖的这份封赐、奖励,他是得之且正,是无愧于天下的,也是杨松对他的一种认同。

“命张居正任财阁之阁首,兼任财部、税部之尚书,进枢密院任职,加翰林院大学士,封开国公,授紫色勋带。”

张居正一直管着夏国的财政大权,被其余要员戏称为“张大钱袋子”,说是戏称,却也是众人对他的一种肯定和认同。

要不是张居正对着夏国的财政精打细算,开源节流,也不至于让夏国能够快步的发展到现在的模样。

因为不管做什么事都是离不开一个“钱”字。修路、建城、移民、教育、民生、军事……这些没有一件是不要钱的。

所以张居正此时听到他的封赐之后,已是激动得满脸老泪横流,对着杨松连连谢恩。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https:// https://

想他张居正这么多年的辛苦也算是有所值、有所得了,不枉他一直给外人一种抠门的印象,也不枉他的这一生、这一世!

以上几人的封赐、奖赏让议政殿内文武百官的神情变得更加激动、更加期待,只想等一会儿能够听到自己的名字。

王威拿起下一本任命书的动作可谓是牵动了满朝文武的内心。

“命沈括任院阁之阁首,兼任科技院太卿一职,进枢密院任职,加翰林院大学士,封开国公,授紫色勋带。”

沈括堪称全才,从来到夏国之后就一直身居科研要职,以前沈括刚来的时候还不熟悉夏国,所以杨松就让更熟悉的杨礼来负责院务司的大小事务。

到了现在,杨礼的能力已经不堪大用,之前其实院务司的主事人已经在实际上变为了沈括,所以现在也就理所应当的上任了院阁的阁首一职。

正是因为沈括的全才,院阁这个集教育、科技、信息、医学、体育与一体的多方面的、专业性强的部门让他能有用武之地,使其能够尽情的放光发热。

待沈括出列谢恩之后,王威继续宣读起来。

“命陈平任国安部部长,兼任安协司、外情司司长,加翰林院大学士,封开国公,授紫色勋带。”

陈平在夏国的名声其实有些不好,因为陈平他负责的工作有些“上不得台面”,毕竟涉及刺杀、死士什么的都不是什么太过光彩的事。

但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必然有其黑暗的一面,且总要有人去做这些事情,所以杨松对于陈平可是很是看重的,也不会带着另外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人。

杨松他是一名君主、一国之长,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以及唯才是用、量才适用的能力及其眼光才行。

王威高声宣读对陈平的奖励、赏赐就是杨松对其具体的表现了,也是在告诉陈平:他杨松不会不知道陈平你的付出的!

“命宋慈任司法部之御史,兼任都察院太卿一职,加翰林院大学士,封开国公,授紫色勋带。”

“命包拯任司法部之御史,兼任大理院太卿一职,加翰林院大学士,封开国公,授紫色勋带。”

司法权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这可是事关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权力。

而身为司法两巨头的宋慈、包拯两人,一个主管检察、监督,一个主管审判、审案。到如今,杨松可还没有听到过一件冤案、错案的事情发生呢。

对于已经习以为常的普通夏国百姓来说,照实判定一个案件本就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于错、冤、假的案件好像根本就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一样。

以至于就连普通的法官在审判案件时,也从不会有过私心;就连夏国上下的所有人都知道法院的审判结果那就是权威的、真实的,根本就没有人去怀疑这其中是否有猫腻。

夏国上下能够有着这样的廉明的风气,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传统,要说没有宋慈、包拯两人的功劳都没有相信。

从杨松让一个部门两个人都位列公爵的“异常”举动就可知,知道两人的“深藏功与名”,两人的这份功劳是谁也抢不走的,也是一定能够永久的载入青史之中,以让后人知晓前人之功!

为了今天的夏国,两人在幕后辛苦的、默默的无数付出,在今日算是有了结果!

接下来王威的宣读却是让众人有些意想不到。

“命杨忠任府阁阁首,兼任奉常府之太常,封开国公,加翰林院学士,授紫色勋带。”

没想到接下来的竟然是早已“隐居二线”的杨忠!

杨忠虽说几十年前因过而被杨松调离“一线”,成为一名内务府的“大管家”。

但是杨松可没有忘记杨忠在一开始那段艰难的时间里对他的帮助,没有因为他杨松年纪小而轻视,一直本本分分的辅佐与他。

甚至就算杨松将杨忠调到内务府之后,杨忠也是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尽其所能,就连原先一起乃至不如他的那一票“同伴”现在都已是身居要职。

就算如此!他杨忠也完全没有一句怨言!

若是没有当初杨忠,可以说完全就没有现在的杨松。杨松可是将这些记得一清二楚的。

杨忠其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完全不违其名字中的那个“忠”字!

若要说到忠诚,对杨松的忠诚,他杨忠可以说是完全不弱于其他的任何人!

有因才有果!

杨松今天给与杨忠的这份肯定,已是对其多年来的奉献做出了属于杨松他的一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