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经庚一惊,迅速回想自己所交之人,可怎么也想不起有他这号人物,微微一笑,问道:“真人果真认得我?”

“白先生真是贵人多忘事。”元武真人又是一笑,调侃地说,“我出家之前的俗名唤作梁元武,曾在洪承畴总督手下任游击官。松锦大战失败后,我紧随吴三桂总兵逃到了宁远城,保住了一条性命。”

白经庚头脑之中忽地跳出一个叫梁元政的人来,不禁问道:“胡杨台有一个叫梁元政的,可是道长的什么人?”

“梁元政是我的亲哥哥,我就是通过他而知道白先生的。”

入云龙说:“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了。”

三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少许,白经庚又问道:“道长乃朝廷将军,又为何出家了呢?”

元武真人轻叹一声,说:“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既然先生要问,也不是外人,我就告诉你们吧。”

白经庚和入云龙喝着茶水,谛听元武真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松锦大战失败的那一个晚上,梁元武的数千人马驻扎在离松山不远的一座小山脚下,因为官职低下,他没有参加蓟辽总督洪承畴召开的军事会议。

后半夜时分,梁元武正在油灯下翻阅一本兵书。对于自幼就喜欢兵事的他来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经常随身携带兵书战策,一有空余时间,就拿出来看看。

忽然,大帐之外传来一阵人喊马嘶的嘈杂声,当下心中一惊,以为清军偷袭来了,赶紧提刀冲出大帐,召集人马,准备迎战。

这时,就见火光中冲出一彪人马,梁元武方欲喝令士兵放箭,只听一个极为熟悉的声音传来:“梁将军,不要放箭,是自己人。”

等到近处仔细一看,梁元武这才发现是宁远总兵吴三桂,便疑惑不解地问道:“深更半夜的,吴将军要去哪里?”

吴三桂面含微笑,说:“奉洪总督谕令,我军今夜撤退,全部撤往宁远。”

梁元武紧盯着吴三桂,半信半疑地

问道:“怎么现在撤退?也不怕清军追杀?”

“我也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可能洪总督另有谋划。”

“我至今也没有接到撤军指令。”

吴三桂笑着说:“洪总督让我传话于你,命你率军与我一起撤退。”

梁元武顿时一怔,他这支军队不归吴三桂指挥,久历疆场的洪承畴怎么会传达这样的命令呢?

吴三桂见状,心中明白梁元武不相信自己的话,顿时声色俱厉地喝道:“梁元武,你想违抗洪总督的军令?”

梁元武赶紧答道:“卑职不敢。”

“现在就随我一起撤向宁远。”

说完,吴三桂打马疾驰,大队明军纷纷紧随而去。无奈之下,梁元武也率军跟随其后,撤向宁远。

次日,站在宁远高大的城头,看着大批明军被清军追杀,尸横遍野,梁元武才知道昨夜自己上了吴三桂的大当。

当他怒气冲冲地赶到总兵府,想找吴三桂理论时,却被卫兵一顿乱棍赶了出来。

一气之下,他又想率军脱离吴三桂,但被其剥夺了兵权,吞并了他原来的部队。无奈,梁元武假装顺从归附吴三桂。半年之后,瞅准机会,趁吴三桂防备松懈之时,趁机逃出宁远。

讲到这儿,元武真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逃出宁远之后,原本想去北京,但又一想,即使去了,也说不清这里面的是非曲折,说不定,会枉送了性命。”

入云龙说:“你就去了武当山,出家成了我的师弟。”

元武真人惨然一笑,说:“天下之大,却没有梁某立足之地,奈何奈何?”

白经庚深有感触地说:“世道黑暗,正直良善之人大都没有好结局。”

元武真人说:“你我三人,真可谓同病相怜。”

这一句话,说得三人都感叹不已,屋内的气氛顿时显得有点儿沉闷。

少顷,白经庚为了缓解气氛,便转移话题,问道:“你哥哥梁元政现在哪里?”

武真人说:“先生了解我哥,他是一个功名心很重的人,今天依附这个,明天又投靠那个,忙得不亦乐乎。”

白经庚点点头,梁元政确实是这样一个人,把自己的荣辱得失功名利禄看得非常重。

元武真人又说:“我也有好几年没有见过他,听说他在朝廷担任兵部职方司郎中,负责筹划对满清的战事。”

白经庚没有再问下去,而是说:“辽东局势也不容乐观,满清势力日益强盛,昼夜虎视中原,实乃朝廷一强敌耳。”

三人又聊起了当前的局势,入云龙不无激愤地说:“朝廷国事糜烂至此,与崇祯有极大的关系。”

白经庚清楚入云龙的悲惨身世,也附和说:“自万历起,朝廷就开始走下坡路,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很快就要崩溃覆灭了,崇祯极想中兴,但也是独木难支。”

元武真人感慨地说:“当朝的达官贵人勋戚,只知敛财满足私欲,在节骨眼上,竟无一人替皇上着想,都想挖朝廷的墙脚,如此朝事,怎能不腐烂呢?”

白经庚问入云龙:“道长方从四川云游回来,不知大西朝如何?”

入云龙冷笑一声,说:“先生曾在张献忠那里做过谋士,还不清楚其为人理政?他统治四川,能好到哪里去?”

白经庚只是随便问一问,并没有真正要了解四川现状的意思,张献忠是怎样一个人,他比谁都清楚。

眼下,他去西安,主要是想看看大顺王朝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详实资料,在这改朝换代的时刻,极想建功立业的他,是绝不会错过这百年难遇的机会。

在虎头峰待了数天,在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白经庚等人告别元武真人,踏上了东去西安的大道。

元武真人站在虎头峰顶,遥望白经庚数人远去的背影,心想,此人久历宦海,几经波折,差一点儿命丧崇祯张献忠之手,然而越挫越奋,老而弥坚,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在这改朝换代之际,以其变化莫测的智谋,肯定会掀起一股惊天骇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