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见状,趁虚而入,说:“肃亲王睿亲王已决定不再争夺皇位,那么,大家就从先帝的子嗣中推选一位君王。”

多铎早已气昏了头,厉声高喝道:“我不同意,我不同意。”随即,跃至大殿中央,嘶声竭力地吼道:“肃亲王睿亲王退出皇位之争,但还有我们这些太祖的儿子,皇帝轮流做,这锦绣江山不是皇太极一个人打下的,坚决不能把大清江山交给皇太极一个人。”

鳌拜谭泰等人拨刀在手,对准多铎,声色俱厉地喊道:“我等追随先帝已有数十载,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浴血奋战,才创下了这大清基业,实属不易。我等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做先帝赏给的官,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比青天还大,比大海还深。今日要是不立先帝的子嗣,我等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鳌拜双眼喷射着熊熊烈火,怒吼道:“多铎,别以为你是王爷,那可是太宗封的。没有太宗一刀一枪打下的江山,哪里会有你的豫亲王?”

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就肆意骄横惯了的多铎,岂能忍受这等羞辱?即刻一记饿虎扑食,跃至鳌拜面前,挥拳便打。

这鳌拜乃大清第一勇士,武功高强,作战极为勇猛,深受皇太极喜爱,平日里就把不学无术的多铎不放在眼里,此刻见多铎逞凶于崇政殿,当下隔开来拳,一记冲天炮,横力砸向多铎。

谭泰见势不妙,担心鳌拜在气头之上,重拳打伤多铎,从而和睿亲王多尔衮三兄弟结下深仇大恨,于两黄旗极为不利,赶紧急忙出手,架开鳌拜的重拳,又拦腰抱住他,说:“有话好说,何必动手呢?”

多尔衮见形势越演越烈,于己十分不利,赶紧上前拉开多铎,厉声喝道:“我已不再有登基称帝之心,你怎敢如此莽撞,还不赶快出去?”

多铎看着多尔衮严峻铁青的脸色,发昏的头脑略有清醒,又见鳌拜等人一幅拼命的架势,便不再说话,气恨恨地吐了一口痰,扭头疾走出了大殿。

多尔衮抱拳,朗声说:“诸位息怒,我等按照郑亲王提议,仔细推选先帝子嗣,看哪位皇子

合适,就立哪位,如何?”

鳌拜谭泰等人见多尔衮如此识大体明进退,都不再闹事,纷纷退回原位,仔细思索起来。

郑亲王济尔哈朗目含微笑,得意地欣赏着眼前的情景。今日的一切,都按照他和哲哲皇后的策划,一步步进行着。要看目的就要达到,作为幕后导演,怎能不得意兴奋呢?

此时,很少说话的索尼冷冷地说:“睿亲王真不愧太祖最宠爱的王爷,其见识眼光超远,不同于一般人。”

大殿内顿时寂静无声,众人都把心思放在皇太极的几个子嗣身上,仔细对比孰优孰劣,哪个能够担当起这万里锦绣江山。

少顷,多尔衮朗声说:“永福宫庄妃之子福临,乃先帝嫡亲九子,今年六岁,天庭饱满,地额方圆,又异常聪慧,血统高贵,颇具帝王之相,立他为君,如何?”

说这话的时候,他脑海中闪现出了十八年前科尔沁大草原上的那一幕,更闪现出了昨晚三更时分索玛勒的身影。

济尔哈朗闻言,当即放声朗笑道:“睿亲王眼力不差,我也有此意,不知大家有何意?”

鳌拜谭泰等两黄旗将领,见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争辩,纷纷高喊同意。其余的人见状,也纷纷表示无异议。

多尔衮见大家纷纷同意,心中极速掠过一丝失望,又不无担忧地说:“尽管福临有帝王之相,但年龄尚小,无法独立处理军国大事,还得有人辅佐才行。”

武英郡王阿济格紧声叫道:“睿亲王说的极对,一个六岁的小娃娃怎能担起这千钧重担?”

众人都明白多尔衮的话中之话,就是无人出声,顿时,大殿内陷入窘迫之境。

济尔哈朗见尘埃已经落定,再无任何更改的可能性,即刻高声道:“我认为睿亲王的提议很对,必须设立辅政大臣,辅佐幼主,待幼主及长,再归还朝政。”

少顷,济尔哈朗见大家都不说话,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出头,恐怕今日的会议还得横生波折,那样,对福临登基极为不利。当下,便轻咳一声,缓缓地说:“既然新主已定,我等

不再啰嗦,待新主即位之后,再定辅政大臣不迟。”

众人一听,便不再言语,纷纷赞成。

济尔哈朗又说:“睿亲王随我一起马上进宫,将此事禀奏于皇后及庄妃,选定良日吉时,举行新君登基大典。”

当庄妃听到儿子福临已经成为大清王朝新皇帝的消息之后,高兴地嘤嘤哭了起来,而后,说:“福临能够位登九五,全赖郑亲王睿亲王竭力推荐,日后必当重谢。”

济尔哈朗说:“福临具帝王之相,仁德聪慧,实乃庄妃教导有方,我大清有此人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多尔衮也说:“福临乃先帝之嫡亲,继承大统,当合天意民心,我等自然衷心拥戴,极力辅佐,请庄妃放心。”

庄妃看了一眼多尔衮,内心刹那间荡起一股别样的春意,迅速闪开多尔衮火辣辣的目光,说:“有郑亲王睿亲王的辅佐,我大清必定鹏程万里,不负太祖太宗的遗愿。”

待济尔哈朗多尔衮走后,哲哲皇后和宸妃海兰珠走了进来,一起向庄妃祝贺。

哲哲皇后颇显激动地说:“福临是科尔沁大草原上飞出的一只雄鹰,有了他,我科尔沁部落就不会再受欺辱了。”

海兰珠也说:“妹妹生了一个好儿子,替我科尔沁部落争了一口气。”

庄妃说:“这全赖姑姑和姐姐的鼎力支持。”

此刻,苏麻喇走了进来,庄妃紧紧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好妹妹,你是如何取得多尔衮支持的?”

苏麻喇依旧如同平日,微微一笑,轻声说:“事情已经成功了,主子不必过问了。赶紧准备登基大典,才是最重要的。”

庄妃自嘲地笑了笑,说:“你看看,我都高兴得发昏了。”

公元1643年即大清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清太宗皇太极之九子,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在盛京登基,年号顺治,以1644年为顺治元年,同时,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由此,大清王朝掀开了崭新的更为辉煌的历史一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