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内附(1)

经过近一个多时辰的鏖战和一个多时辰的追逐做战,这场发生在琉球海域的大明与倭国一场大规模海战终于结束了。

此战大明联合舰队斩获颇丰,俘获了三艘大型战船,七艘中型战船,小型战船二十多艘。

除此之外,初步估算,此战大明联合舰队击沉倭国大型战船六艘,中型战船五十艘,小型战舰约两百多艘。俘虏倭军两千四百三十二人,击毙倭军约一万五千多人。

交战海面上到处都漂浮着大片大片的浮尸,冻僵溺毙的倭人不计其数。战斗结束后,明军从海上救下的活着的倭人仅仅不过三十八人。

俘获的战船多少都有所损伤,这些战船虽然比较落后,不过蚊子腿上的肉那也是肉,董宣武当然不准备嫌弃。

他打算,三艘大型战船经过改装后,充实到大明南洋水师。其他的中型战船和小型战船,则分配给浙江、福建、广州等地方水师,充实他们的力量。

这些战船虽然与西方的战舰相比,显得落后,力有不逮,但是,平时用来驱逐、打击海盗保护沿海海路安全,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战结束后,董宣武率领大明联合舰队并没有直接始往倭国,而是转头回到了琉球。这次琉球海战,大明联合舰队的战舰也有所损伤,需要修补。船员将士也有所折,受伤者需要休养。

大战过程中,琉球王尚丰派了几员大将随董宣武观战。

这几员大将在看到倭国摆开这么大的阵势时,吓得两股发颤,毕竟明军的战船实在太少,双方的数量根本不成比例,而倭人有多凶狠他们是见识过的。他们原以为此次海战大明必败无疑。

没料到海战从头到尾,明军一直都压着倭国水师在打,倭国的战船几乎无还手之力。倭国水军的绝大部分战力被摧毁,但大明的舰船竟然没有一艘被击沉,甚至没有一艘被重创。

整个过程如摧枯拉朽,倭人连跳上大明舰船与大明将士肉搏的机会都没有,这一切,完全出乎这几员琉球战将的意料之外。

琉球国的那几员将领在震惊于大明联合舰队的强大之余,喜出望外。有如此强大的宗主国大明做靠山,琉球国还用畏惧倭人吗?董宣武对琉球国王的承诺,看来绝非虚言,被倭国侵占的国土终于收复有望。

那几名将领迅速派人乘快船将琉球海战的结果通知了琉球王尚丰,并通知他做好迎接大明王师顺利归来的准备。

消息在琉球王尚丰的有意宣扬下很快传开,琉球国百姓知道这个消息后狂喜,纷纷涌上街头,大呼:“王师万岁!”家家自发地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庆贺,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比过年还热闹。

大明舰队归来时,琉球国王尚丰亲自来到码头迎接,自发来到码头,想要一睹大明无敌舰队的百姓超过了十万,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望向大明舰队、将士的眼光中满是羡慕与感激。到处都可以听到琉球百姓对大明王师的赞誉、感激之辞。

当倭人的俘虏被押上码头,气氛更是火热到了极点。烂菜帮子、臭鸡蛋乱飞,里面甚至还混杂着小石头,一百多名倭人俘虏被砸伤。

如果不是明军将士及时控制、制止,还会引起更大的骚乱,一时冲动下的琉球百姓,打死这些倭军俘虏也不足为奇。

当年倭国入侵琉球,血洗琉球,将琉球洗劫一空的旧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是在琉球人心中,仇恨丝毫没有减弱,几乎所有的琉球百姓都与倭人有血海深仇,这笔仇恨怎么可能说忘记就能忘记得了?

况且,倭人是什么德行谁都知道,尔本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这些年来,琉球国王尚丰和臣民受尽了倭人的欺辱,倭人在琉球如同太上皇一般,趾高气扬,横行无忌,欺辱、随意杀害琉球百姓的事时有发生,琉球官府敢怒而不敢言,根本不敢管,这更助长了倭人的气焰。

十多年下来,琉球百姓与倭人的仇恨也因此而越积越深。大明联合舰队大胜倭国水军的消息一传出来,甚至出现了琉球百姓自发地围攻居住在琉球的倭人,放火烧毁倭人的房屋的情况,造成了不少倭人死亡。如今居住在琉球的倭人都不敢露面,战战兢兢,生怕会找来不测之祸。

将董宣武等人迎接进琉球王宫,琉球国王尚丰再次设盛宴款待了董宣武。在得知琉球海战的详细情况后,尚丰对董宣武的态度明显又恭谨了几分,甚至主动放下身段,完全以下臣的身份相待。

酒过三巡,尚丰挥退歌姬,忽然跪倒在董宣武的面前,磕头道:“董上使,下臣有一个愿望,涉及琉球百万百姓的福祗,求大明恩准!”

董宣武大惊,不敢托大,急忙起身搀扶尚丰:“王爷何须如此?琉球国乃是大明的忠诚属国,世代友好,与大明守望相助。琉球国有事,大明绝不会坐视不理。

王爷有什么为难事,不妨直说,只要对琉球百姓有利,不损及大明的利益,而大明又可以做到的,本官必上奏天子,天子德泽天下,也一定会恩准!”

尚丰执意不起,磕头说道:“下臣尚丰,叩请大明天子,叩请上使,尚丰愿意自削王爵,率举国臣民内附,还请恩准!”

董宣武一怔,他根本没有想到尚丰提出的要求竟然是要举国内附大明。这意味着,琉球国以后就不存在了,将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尚丰提出这个要求,不是没有原因的。

琉球国是海国,自古商贸发达,消息灵通,大明境内发生的事,琉球国很快就会知道。这几年来,大明,特别是京师的变化,尚丰不可能不知道。

大明已经明显再次走上中兴之路,前途不可估量,琉球国如果能搭上大明的这趟顺风车,也会得到不少的好处。因此,早在两年前,在琉球商人中,就已经出现了归附大明,与大明融为一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