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谈判(4)

第四,德卡本特答应,在其势力范围内保证明国商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并在海上尽可能保护明国商人,给予其与荷兰商人相同的权力。大明也将保证荷兰商人在明国海域内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荷兰商人的正当要求予以帮助。

第五,为了增进双方的信任与了解,德卡本特认可大明提出的裁判权的合理要求,但此仅限于南洋地区,且针对除荷兰人以外的第三方。如果明人与荷兰人发生冲突时,将由荷兰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并将结果会知明国官员。

第六,大明放弃对荷兰的赔款要求。但为了增进荷兰与大明的友谊,荷兰国将传授相应的造船技巧,帮助大明在厦门建立一座最先进的大型船厂,主要用作建造商船之用。并且,荷兰会帮助大明招募一批合格的荷兰造船技师,供船厂建造完毕后使用。

谈判的结果,双方都很满意,在鞭炮声中,董宣武和德卡本特各自代表大明和荷兰,在和议书上签署下自己的名字。

这份和议书,在当时来看,只双方相互保障彼此利益的一小步,但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却是大明重新迈向海洋强国的一大步。

在董宣武与荷兰谈判期间,经过朝廷多番讨论,董宣武提出的建立大明南洋水师的建议,朝廷终于批准了。并且朝廷拨出了两白万两银子,任命董宣武为南洋水师总督,全权负责南洋水师筹办事宜,统一管理原浙江、福建、广州水师。

这个建议之所以能够批准,一方面是因为大明复兴会的坚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党、东林党的群臣目光狭隘,思维仍然停留在陆地上,没有看到海洋广阔前景。只注意陆军,并不将水师太放在心上。

至于贵州改土归流事宜,鉴于其已经基本走上正轨,董宣武又在台湾,负责大明南洋水师事宜,难以兼顾,所以转交由熊廷弼负责。

熊廷弼被任命为贵州巡抚,即日前往贵州赴任。同时免去董宣武贵州总督之职。

魏党和东林党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削弱董宣武对贵州的控制力,打击新建立的大明复兴会。

之所以选择熊廷弼而不是他人,一来,是因为熊廷弼有资历和经验,的确有才能,既有处理改土推流复杂事务的能力,同时也有统帅大军的军事本事;二来,也是因为调走了熊廷弼,魏党和东林党人可以进一步控制京畿的那五营五行卫。

同时,由熊廷弼来接手贵州事宜,也能避免与董宣武直接发生冲突。董宣武与熊廷弼的私交颇好,且同为大明复兴会的人,这样的安排,董宣武理应会接受。

是魏党和东林党的意思,同时也是天启皇帝的意思。

说到底,对于董宣武,朝廷始终都是既用着,也防着。

为了安抚董宣武,朝廷封董宣武为少保,那可是位极人臣的从一品大臣,虽然是虚衔,但也不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

累计董宣武的功勋,文散官升任正五品奉议大夫,武散官升任正二品骠骑将军,文勋议了个从四品赞治少尹,武勋议了个正二品上护军。

除此之外,天启皇帝兑现了承诺,不顾群臣的反对,赐予董宣武同进士出身。虽然董宣武并不在乎,但意义却非同小可。

从此以后,董宣武没有参加科举,却也可堂堂正正位列文臣班列,这也是大明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

董宣武猜想,天启皇帝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不要怨怼,只要他忠于大明,死心塌地为大明做事,日后出将入相,进入内阁,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董宣武依然是五行卫指挥使,统领着五行卫,这一块,谁都不敢动。毕竟,五行卫全靠五行商团养着,五行商团虽有五行之名,但其实早就与五行卫分离开来,是独立的一块。而五行卫养军的钱财完全是五行商团以捐赠为名提供。

这是董宣武的保全手段,他深知,在这个时代,军权的重要性。而控制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控制它的经济来源。

黔军也有类似的机制,黔军养军的主要资金也是来自五行商团,同样以捐赠为名提供。只是这件事,除了天启皇帝、信王两人,魏党和东林党人并不知内情。他们以为,利用熊廷弼、熊兆琏父子两人,就能让贵州脱离董宣武的掌控。

须不知熊兆琏早就倒向了董宣武,熊廷弼虽然是帝党,但只要董宣武不造反,他同样不会拆董宣武的后台。贵州依然牢牢掌握在董宣武手中。

天启皇帝虽然知道内情,但是自从三子献怀太子朱慈炅在王恭厂大爆炸中意外夭折后,他已经心灰意冷,已经不太管朝政。更多的时间,都默默地做他的木匠。为董宣武争取同进士出身,是他最近唯一一次出手。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经营,贵州发展迅速,经济迅速繁荣起来,特别是水西地区早已经变了一个模样,摆脱了落后的土司制度,百姓的积极性大增,各种工厂不断出现,已经成为了另一个更大的永定工业区。百姓的生活水平节节提高。

不止是贵州,四川西南已经改土归流地区同样在贵州的带动下,发展起来。

看到水西地区的变化,以及水西安家、石砫秦家从中得到巨大利益,贵州、四川还保留的土司纷纷向朝廷情愿,希望也能改土归流。就连云南靠近贵州地区的一些小土司也蠢蠢欲动。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朝廷才会放心让熊廷弼去贵州,取代董宣武。

但他们不知道,贵州百姓对董宣武颇为感激,不少人家,家里供着董宣武的生祠。董宣武在贵州势力已成,无论是民心还是军事、经济,都牢不可动。

由于黔军现在已经基本练成,董宣武也不是贵州总督,五行卫已经没有必要留在贵州,原驻扎于贵州的五行卫三营官兵移镇福建厦门,与驻扎台湾岛的两营官兵遥相呼应,保护大明东南沿海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