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升空

因为要保证竹筐的强度,竹筐没有设计门,董宣武正要爬进竹筐,马忠慌了,一把拉住董宣,低声说道:“董将军,你进去干什么?这些活还是交给下面的士兵去做就好了!”

虽说马忠对董宣武有信心,但他对这竹子编成的东西可没什么把握,要是这东西飞到空中散了架,或者着了火,把董宣武给弄死了怎么办?

董宣武可是宝贝,皇帝心中的红人,董宣武要是因为这个因公殉职,那他马忠也别想活了。

董宣武笑了笑,说:“别担心,老马,这东西是我设计的,会怎么样,我还不清楚么?再说,这东西我最了解,要是哪里要改,我不在场试试,又怎么知道怎么改?

放心吧,我不会飞得太高,最多十米,我就下来。竹筐下面不是有绳子么,绳子绑在地上,我飞不了多高。就算有事,我也可以通过绳子爬下来呀!”

马忠见董宣武执意要亲自试热气球,也拦不住,心一横,赶开一边的战士,跟董宣武一起钻进了竹筐内。他毕竟是大內高手,万一事有不济,他也许还能救董宣武一命。

董宣武爬进竹筐内,再次检查了一下竹筐中的绳索,划燃了研究院发明的火柴,点燃了“酒精灯”。

火焰高高的升起,约有半米高,热气球的气囊也慢慢鼓了起来。

但是,董宣武发现,即使大气囊全部鼓起,那大气囊也似乎无力升起,即使董宣武将马忠赶下去,又卸掉了所有的沙袋也是如此。

“应该是酒精灯还不够猛,提供的热量不够!气囊所提供的升力还不足以让热气球升起来。”董宣武想了想。

他记得热气球的燃气以密度低燃烧值高的丙烷或液化气为主,还需要特别的喷嘴。

可是无论是丙烷,还是液化气,他哪里去找?更不要说喷嘴了。

董宣武有些沮丧,也爬出了竹筐。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一个自然是寻找燃烧值更高的原料,另一个,就是减轻种量。

竹筐的重量依旧太重了,董宣武决定改用更为轻便的藤筐。这件事不难,藤蔓山中有的是,采集下来,烘干了就行。

但是火力更猛的燃料到哪里去寻找?

“石油,我记得宋代的沈括,就提到过石油,也就是说这个时代应该已经开始使用石油了。如果将石油进行蒸馏,分离出气油来,燃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董宣武忽然眼前一亮。

想到这里,董宣武急忙找来当地的寨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询问是否听说过类似石油这种东西。

终于从一位老者口中得到一条线索,在离寨子十余里的深山野林中,的确有一个乌龙潭,潭中粘稠的**有点像董宣武所说的东西。

因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一旦误入潭中,都很难挣脱出来,寨子中的人都认为那里是邪魔居住的地方,不太愿意接近

董宣急忙派人去取一些那些东西回来。经过仔细分辨,果然是石油。

董宣武大喜,立刻命令随军的工匠打造蒸馏石油的工具。

蒸馏石油的工具其实跟蒸馏酒精的工具大同小异,只是跟要小心着火罢。

工匠们连夜赶工,终于按照董宣武的要求制造出了一套蒸馏工具。这东西很不安全,但现在只能先凑活着用了。

董宣武当即开始蒸馏石油,还好,没有出什么差错,顺利地得到了汽油,和柴油,剩下的那些废料其实也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不过暂时用不上,董宣武只能让人暂时封存起来。

这么一弄,五天时间又过去了。

在一个无风的早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董宣武再次登上了新编织成的藤筐中。藤筐跟原来的竹筐形制都差不多,只是做得更小,筐中只能容下三个人。其他的东西,如沙包、绳索,只能挂在筐外。

藤篮的底部绑有绳索,与地面相连,不用担心热气球被风吹走。

这次试飞比上一次更为危险,燃料是汽油,一个不小心就会引起爆炸。

当解开储满了汽油的特制密封坛子,点燃汽油,火焰腾起足有两米高,把马忠吓得一跳,差点立刻将董宣武扔出了筐外。

董宣武哈哈大笑,制止了马忠。

这次试飞非常成功,在周围百姓惊讶的眼神中,热气球终于升空了,直升上了五十多米高。

无数目睹这奇迹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焚香祷告,以为是神佛现世。

这是董宣武迈向天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飞向天的一大步。多少年来,人类自由翱翔于天际梦想,终于在这一天实现。虽然,这方法与人们想象的大不相同。

如果不是吓得瑟瑟发抖只敢蹲在藤篮中的马忠再三央求,董宣武本想升得更高。

还武林高手呢!有必要那么害怕吗?

董宣武心中鄙视了马忠一把,熄灭了“燃烧器”,气囊中的空气渐渐冷却,热气球缓缓降落下来。

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实现,董宣武总算是放下心来。

现在的热气球还非常简单,也非常危险,不过,董宣武只需要将两名战士放飞到剑川的崖顶。

再此之后,董宣武又做了一些改进后,又经过了两次试验。验证了这个目标是可以通过这个原始的热气球实现的,热气球可以飞到要求高度。

这两次试验,当然不会再由董宣武亲自来执行。马忠亲身体验后,意识到这种试验有多危险后,打死也不肯再让董宣武以身犯险。

这时,数百米的绳梯已经打造好,进攻剑川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参谋处也经过推演,确认通过这种方式,的确能以较小的代价,占领悬道。

热气球升起的地方已经被选好,那是距离叛军悬道约有半里的地方,在那里,峡谷比较空旷,正好可容热气球起飞。

而且这一处崖壁上的腾蔓树木稀疏,不会影响战士攀爬绳梯。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董宣武开了一次动员会议,宣布次日凌晨,展开这个划时代的空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