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六零年代好家庭

看着媳妇吃瘪,周和睦在一旁跟着起哄,“媳妇,有没有我的,我也想要”

“要什么要?你是小孩?一边玩去”袁丽没好气的甩手轰了一下周和睦,都多大人了,还跟两孩子起哄,幼稚!

“嘿嘿嘿…”被说幼稚的周和睦得了便宜直接傻笑起来。

得了,眼下四个人,三个没正形的,袁丽最后也没蹭住高冷脸直接破功,“噗,好了好了,别开玩笑,快说说,明儿个你们两个都想要啥?不过咱们提前说好,这年代买东西都是要票的,咱家眼下一穷二白的模样,太高端的买不着”

袁丽生怕自家闺女儿子不了解现在的物价条件,直接打了个预防针。

周静听了之后,想了想认真说道,“妈,我俩啥都不要,明儿个你和爸多买点家里能用的上的,听我爸说,这几年都不太平,咱们多做些儿准备,以备后患”

“对,我姐说得对”周明宇不知道啥时候坐了起来,也点头跟着附和,“妈,我俩不是小孩,在现代的时候我俩啥没吃过,咱们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平安度过这几年”

看着自家孩子小大人的模样,袁丽心里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有点难受堵得慌儿,真是既感动又心疼,还有点儿发涩,想了半天都不知说啥。

一旁的周和睦看在眼里,连忙伸手拍了拍袁丽的肩膀,转头对着周静姐弟认真严肃道,“爸妈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不过你们两个要记住,从今天开始,不要再谈论现代的事,不管面对的是谁,你对他多么信任都不可以,答应我”

“…爸,我知道了”

“…爸,我知道了”

“那就好”周和睦满意的点点头,脸上又恢复了笑意,“眼下咱们村子的形势你们都知道,虽然灾荒快要过去了,但地里收成的粮食不会太多,情况好转还要三年,等到65年之后就要迎来十年动**,文物古集大量破坏,大量文人将遇到迫害,城市里的知青们开始上山下乡……这个年代,有很多事是你们在书本上感受不到的,这段时期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群众都是黑暗压抑的,我不会到时候约束你们,但你们眼下心里一定要有一杆秤,不过分议论,不过分参与,时刻保持冷静,时刻保持清醒,尽你们所能就好,不要妄图去改变什么,咱们太渺小,有些儿事并不是用是非对错还判断的,明白吗?”也许是说出来的话太过震撼,周静望着周和睦那双古口无波的双眼,仿佛看到了那动**的年月。

“明白”“明白”

“很好,你们都是好孩子,这话爸只说一次,今后的造化还要看你们自己,时刻别忘,要珍惜你所拥有的,不过分羡慕得不到的”周和睦说完,转过头对着一旁的紧张的袁丽安抚性的笑笑。

“和睦……”袁丽欲言又止。

“媳妇,我都懂”周和睦何曾不想让两个孩子天真快乐下去,可熟悉历史的他却做不到,接下来他们所经历的远要比他说的复杂,如何在这个动**不安的年代完好无损的活下来,周和睦也不知道。

所以,周和睦能做的,就是打碎两个孩子的幻想,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残酷真实的世界,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则是最渺小最无能为力的。

三观又被老爸重新塑造,周静两个小的显然被打击的不轻,谈完了话,全都蔫蔫的趴在炕上不动,活像个脱了水的青菜。

周和睦和袁丽两人相视一笑,明儿个去县城,他们还要准备些儿东西,正好趁着眼下有空,把这事办了。

留下两个小的看家,周和睦和袁丽两人去了李书的东屋。

李书真猫在屋子里缝补衣服,周成江则是蹲坐在外地订东西,院子里没它人,估计是在自己屋里睡觉歇息呢。

乡下人家,可不像城里人那么矫情,一般情况下,家里的什么东西坏了都是自己缝缝补补,实在不行的,把会扔掉。

因为周和睦进来,李书放下了手头的活儿,抬眼示意他们两人过来干啥。

周和睦看了眼袁丽,自己往前一步走,和李书说起他们要去城里的事。

李书看看他,又看袁丽,仿佛要将两人的脸盯出花儿来一样。

心道,他们要在这个时间段去城里,准是没安啥好心。

果然,周和睦开了口,“妈,我寻思着,去了也就去了,要不咱们再顺道卖些儿鸡蛋……”

李书听了心里一突,虎着脸说道,“老二,你这是干啥?想被王会立拉过去批斗咋的?”

这这这……不是犯错误吗?

明知道上头三令五申的不让投机倒把,你可倒好,还上赶着往里冲?对了,还顺便带着大肚子的媳妇往里冲?

这不是犯混就是唬?

周成江也顿了顿身子,抬头往过瞅了一眼,又继续低头拿着木板敲敲钉钉,没吱儿声。

周和睦偷偷瞄了李书一眼,知道李书脸色不好,只好压低声音小声道:“妈,这能犯啥错误,我们不是去看我姐走亲戚吗?那些儿治安办的同志这么能,还能不分青红皂白咋的”周和睦说的理直气壮,李书听后没好气的白了一眼,心里想着这能一样?都是她的种,心里打量着什么主意她能不知道?

扭头不善的看了眼袁丽,李书觉得自家儿子能这样,肯定是一旁的儿媳妇给蹿腾的。

袁丽原本安安静静的当着背景板儿,却还被李书迁怒,只能无辜的眨眨眼,天地良心啊,你儿子主意大着呢,真不是她的事。

周和睦也注意到了李书的动作,不过他没办法开口,因为一旦解释,李书就会真的怪罪到袁丽头上了。

“妈,真的,咱们供销社的鸡蛋眼下才涨到四分钱一个,还的分大小,如果拿到城里去,最起码能翻一倍”周和睦小声嘀咕。

要知道眼下鸡蛋供应不足,城里都不敞开供应了,搞的每个月和油票似的限量。

乡下的人家一般胆子大的都会偷摸的拿着鸡蛋去城里倒卖,但是最近城里抓得比较严,被抓到就要严厉打击,一般人还真不敢去卖。

不敢进城去卖,那家里的鸡蛋咋办?又不能平白扔在家里让它坏掉,老百姓最后只能忍着不舍卖给供销社。

但是供销社收鸡蛋,虽然有的鸡蛋是提到了四分钱一个,但那仅仅是对于个头足够大的,像是一般的农家的鸡蛋还是三分钱一个。

就这样,乡下的老百姓一直觉的鸡蛋便宜,可他们胆子小,没门路,感觉便宜也只能忍着气卖给供销社,这也导致了村民家里养鸡的热情大大减少,毕竟鸡一天吃的不少,费粮食。

周和睦说的,李书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是,周和睦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李书对他的关注不够,但她心里并不想自己儿子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