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六零年代好家庭

袁丽说完,便转头不在搭理周和睦,自己收拾爽利后,直接和被躺下。

周和睦端着瓦盆出去,同时还不忘将周静两个小的赶出来,小娃娃年纪小的很,玩了一会就困的直接睡着了,周和睦为了让袁丽休息好,哪能让周静两个在添乱。

将两个小的赶到后院去浇菜园子,周和睦倒水的时候直接撞上了从前院过来的李书。

“老二,你没去上工,还在家里杵着干啥?”李书手里还拿着一个黑黢黢的瓦罐,罐口用绑着红布的木头芯子拧紧。

“妈,我这就上工去。”周和睦还想把家里小娃娃用脏的尿布洗出来,可惜眼下没时间,只能等晚上了。

这时候家里买布要布票,幸亏他们之前存了不少布料,不然就光凭小东西拉的尿的都换不过来。

李书吧嗒一眼,道:“你快走吧,我去看看你媳妇儿,别忘了买只老母鸡。”

“妈,我都记着,今早回来都和我刘婶子说了,只等我晚上下工就能拎回来。”

“行,去吧,别杵着了!”

“哦,我走了……”

听得门口吱嘎——吱嘎两声,袁丽抬头,见李书进来。

“妈,你怎么来了?”袁丽说着,还要双手撑着炕面坐起来。

“我来看看你,别起来了,赶紧躺下歇着。”李书连忙将手头拿出来的瓦罐放下,同时伸手撑住袁丽的后背,将其放下。

袁丽笑笑,顺手给李书挪了一个位置坐下,“妈,你这是?”

她的目光直指那个被李书放下的瓦罐。

“哦,你说这个?这可是好东西,留着给你补身子的。”李书说完,就没在解释,只是将瓦罐推到袁丽跟前,同时不忘嘱咐袁丽关于它的吃法问题,“你记住,这里边的东西,眼下吃不了,等你下边不留了,在每天拿着瓦罐里的东西煮汤,一天一顿喝,有助于下奶。”

“妈,我知道了。”袁丽乖乖的听着,这都是老人言,很有一定哲理意义的。

………

到了上工的地方,周和睦先是和周成水招呼一声,又和刘为民报备一下,这才搓搓手,拎着一旁的铁锹,下地翻土抠地。

因为来的晚,所以周和睦今天的公分要比之前少两分,自从成立了生产队,家里男女老少都要出来上工挣工分,工分要是少了都不够家里几口人吃饭的,而且更不允许随便请假。

原本生孩子那天,周和睦就想请假,结果队里不同意没请成,眼下袁丽孩子生了,他还想请假陪坐月子,结果上头还是不允许,只答应让他白天晚来会儿,该干的活还是一项不少。

这点让周和睦很不开心,要知道他媳妇才生完孩子,哪能家里不留人,就连他妈都要上工,家里除了几个小的,就剩下同样大肚子的王翠平了,周和睦根本就信不过王翠平,指望他这大嫂照顾袁丽,还不如自己来靠谱。

他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家里挣得公分足够多,自家媳妇还能坐足月子出来。

毕竟有的生产大队,上工的人口不够,那么大肚子的妇女就得挺着大肚子去干活,哪怕生孩子的时候,家里不但腾不出人手伺候坐月子,甚至她们大部分人连坐满一个月的月子都不行。

如今的年代,现实就这么**裸!

“和睦,听我妈说,你媳妇给你添了个儿子,真好!”周和睦身边的柱子拍着他肩膀小声唠嗑。

周和睦笑呵呵:“羡慕啥?你家不也有吗?”

“哪能一样?”柱子夸张的做足表情,“我家那个干巴瘦的,我妈一看就不喜欢,天天埋怨,我都腻歪!”

周和睦是知道他们家的狗血事情的,无外乎就那点子事,但他是小辈儿,不能太议论长辈,只能委婉的提个醒,“你多注意点,少让你媳妇和你妈打架,孩子别总局在家里待着,男孩子摔摔打打很正常的,别管的跟个娘们似的。”

“我……唉!”柱子低着头,小声嘀咕的回了句,“我回去和我妈说说吧,不过在咋说,她们也不一定听。”

周和睦心里嫌弃,听不听得你最起码也得表示一下啊,你可是孩子的爹!

算了,都是别人家的事,管他啥关系!

中午下工的时候,周和睦还是忍不住跑了趟刘婆子家。

刘婆子不在家,因为他们家马上就要孵下一茬小鸡了,所以刘婆子在按家按户的走村子捡鸡蛋,就为了捡那些儿受精的鸡蛋。

“桂英嫂子,我过来拿老母鸡了。”周和睦站在院子门口没进去反而开口直接喊。

“哎,是和睦啊,快进院子自己挑,老母鸡全都在拦子里,你相中哪个都成。”丁桂英从屋里出来笑像朵花,看那样子是完全不在乎对方抓哪只。

“呵呵,那就多麻烦桂英嫂子了。”周和睦搓搓手,大长腿一迈直接进入装鸡的拦子里。

丁桂英站在拦子外边指挥,顺便告诉周和睦哪只老母鸡最好。

“和睦,看见那带白点的芦花老母鸡没?那母鸡养了三年,做老母鸡汤最好,还有那个公鸡,养了两年半,肉质不错………”

周和睦听着直摸头,虽然知道对方的如何热情,但是他还会感觉很诡异,这就跟免费推销似的,不仅不要钱,还要给你推荐最贵的。

丁桂英可不知道周和睦的想法儿,她只是单纯的感谢对方。

前几天,周和睦才帮他们家卖了好几十块的鸡蛋出去,丁桂英高兴的不行,正愁不知送啥表示感谢呢,结果就听见袁丽生孩子了。

哎呦!生孩子好啊,老母鸡汤这种好东西对产妇来说最下奶了,正好家里好几只老母鸡,送给去一只还能做人情。

最后,周和睦抓了一个不过两年的黄花鸡出来,虽然这鸡还能下蛋,丁桂英看到后还有一瞬间的心疼,想蹿腾对方换一个鸡龄老的母鸡。

但一听对方说过一阵还要上县城后,立马啥话不说的将黄花鸡送出去,要送人就得送好东西,这样对方才能记住你的人情!

这话是她婆婆交给她的,丁桂英觉得这话说的很对。

你看看,这不就换来了吗?再说了,这鸡卖了也就几块钱,和卖鸡蛋如何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