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六零年代好家庭

他们装车的时候,一旁看着他们装车的工作人员渍渍承奇,同时还不住的点头,这小伙,不错。

周和睦搬完了板瓦,又顺便问了一嘴能不能在他们这买点碎砖瓦,毕竟李书还等着青砖垒鸡架。

对周和睦感官不错的工作人员叫印文生,本身就是个和气的人。

听到周和睦这么说,笑着应下来:“碎的砖瓦看程度,稍微破个角的,便宜五厘,破的比较多的,砍半儿处理,但不管是哪种,都不需要条子,你要是想要,改天过来拉就行。”破碎的砖瓦远远多于好的砖瓦,就他们砖窑厂外边一排,全都是破的。

周和睦听了很开心,便宜不用条子,多买些还能回家铺路:“印同志,麻烦你带我过去看看,我们今天先拉300回去,等过两天我有空的,再过来拉剩下的。”

到时候他在多借几辆车,让老大老三出来帮着一起拉。

印文生没拒绝,摆摆手示意两人拉着驴车跟他走。

因为印文生的爽利,周和睦对他的印象不错,偷偷的示意袁丽从集装箱里掏两个鸡蛋出来,他打算好好维持一下眼下的关系。

嗯,反正批了条子的好砖瓦不容易买,那就买破了一角的,便宜还不费事。

袁丽乖乖的掏了两个鸡蛋递给周和睦。

鸡蛋从集装箱里拿出来还挺新鲜的,毕竟眼下鸡蛋是好东西,但是对于城镇人家,也不是谁都能天天吃的上的,送过去有面子,大家都高兴。

周和睦快走两步,一手拿着俩鸡蛋,过去直接装进了印文生宽大的上衣口袋里。

印文生感觉到口袋里有东西进去,哎呦一声,赶忙伸手一摸,结果就摸到了两个滑溜溜的东西,眼睛一转,是两个鸡蛋,“小兄弟,真是客气了。”

周和睦摇摇头:“印同志,这算啥?买砖瓦还多亏了你帮忙,何况下次过来,我还的拉呢。”

印文生笑眯眯:“只管包在我身上,随便过来拉,对了,这块的砖瓦不太好,你们跟我过来,旁边还有碎的更小的。”

周和睦同远离眼神一亮,果然送礼是有效果的。

新到的地方比之前的地方还要偏僻,而且地面上摆放的砖瓦更加整洁。

“诺,就是这些儿,只是之前出窑厂的时候碰到了,上边有些儿裂纹,被厂长划到了次品区,堆在这里放着也是没用,正好小兄弟你要,全都拉回去吧,虽然用着修房子不行,但是搭架子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印文生指着眼前这些儿青砖侃侃而谈。

周和睦不忘认真查看,果然如同印文生说的那样,有的砖瓦上边只有细细的几道裂纹,不认真的根本看不出来,就这样可以媲美好砖瓦的居然被当成次品堆着不用,简直是暴遣天物!

他当然不能放过,本着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原则,原本打算只拿300块砖瓦的周和睦直接将眼前的这一小片搬了个空,算上之前领出来的600块,能有1000块左右。

因为多拿,导致他们从家里揣过来的钱全都扔了进去,不过周和睦丝毫不担心李书会埋怨他,他只遗憾眼下修房子麻烦,不然,就是用这些儿砖瓦,配上黄泥沙子,也能盖一个不错的房子。

拿到了比之前预想中还要好上许多的砖瓦,周和睦对着印文生一顿感谢,没想到两个鸡蛋,居然换来了这么多好东西,嗯,这一趟来的真是值了。

两人回去的时候,袁丽坐在驴车上还同周和睦开玩笑,“和睦,果然你的主意好,要不咱们下次来的时候,给他们拿两把青菜?”

周和睦点头:“我觉得不错,到时候咱们在拉回来一波砖瓦,自己不用,卖给别人也行啊,毕竟咱们村子里,有钱人不少的。”

两人回去的时候赶的是大晌午儿,天上的日头非常足,等他们临到树林才凉快下来。

好不容易找到一片凉快地,袁丽就说让周和睦停下驴车,歇歇吃口饭在赶路。

两人早上都没怎么吃饭,午饭在不吃,她的肚子根本受不了。

袁丽被周和睦扶下车子,顺便从集装箱里拿出一块周和睦用水草叶子编的席子出来,席子上边还铺着块深色布料,是给两人坐下来休息的。

同时,袁丽找了块干净的地,把放在集装箱里的吃食和腌咸菜拿出来摆好。

周和睦问:“之前两个鸡蛋给出去了?你吃啥?”

原本袁丽拿出来的鸡蛋是给她自己补身子的,如今被周和睦送了人,她面临了无鸡蛋可吃的地步。

袁丽笑了笑,“我来之前又从家里拿了两个出来。”顺着,她又拿出几个生鸡蛋出来,同时还不忘拿出一个小陶罐。

周和睦接过去,“你先吃,我给你找水煮一煮。”

袁丽点点头,“过了林子就有小河,你自己小心点儿。”眼下没有截路的,哪怕袁丽一个人待着周和睦也不担心。

周和睦道,“我知道,你等我回来。”

最后袁丽先一口吃完了饭,又等着周和睦将鸡蛋煮熟,这才将吃饭的家伙事收拾起来,两人又在周围散散步,这才赶着驴车继续往回走。

周围的山路没人,袁丽就半躺在驴车上和有一搭没一搭的周和睦聊着天。

两人作伴,说些还在家里的两个小的,有扯了嘴肚子里没出生的小的,还不忘畅想下未来盖新房之类的话,伴着偶尔的蝉鸣鸟叫,草虫低语,倒不觉得山路难走,反而非常放松。

邻近下午的时候,两人终于进了周家村范围,自己的视线越来越大,两边的麦苗长势喜人,袁丽感觉之前走过来的路都模糊起来。

听到自己村里人的声音,袁丽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路上不断有村门问周和睦去干啥了,周和睦只得老实回答:“我去红旗镇拉砖瓦了。”

驴车上那满满半车砖瓦,就是他们最好的证明。

顶着村民们那羡慕又好奇的目光,两人将车赶进村子,直接连带着驴车上的砖瓦,都拉自家的院子里。

《六零年代好家庭》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