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老媪生宁馨儿?——文人染指权力,得好下场者不多(1/3)

“宁馨儿”,这个字眼,可让爱挑作家硬伤的人,逮了个结实。

我从他们的文章里读出来,那目光炯炯、正义凛然的样子,大有在公共汽车上抓获一个小偷那样,做为民除害状,等着大家为他鼓掌。说实在的,在中国做个文人也蛮可怜,爬格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辈子绝对不出一次错者,几乎少之又少。而且,你越写得多,你出错的几率越来得多,因此,永远要撅起屁股,时刻准备着挨这些先生的板子,想想,也确是命苦。

幸好,中国语言的可塑性很高,也有三人成虎、久讹成真的可能。错多了,错久了,错得忘掉原来的正确,错到原来正确的反而被认为错,便不得不按黑格尔那句名言“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原则行事,约定俗成,将错就错。“宁馨儿”,就是这样一个词汇。“宁馨”,是晋代人的口语,做“如此”、“这个”讲。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专门谈到它,认为“今遂以……宁馨儿为佳儿,殊不然也”。可见这个硬伤,也伤得有点年头了。

据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001页),对“宁馨儿”的释义,则认可了已经用错了的说法:“原意是‘这么样的孩子’,后来用作赞美孩子的话。”

这样一来,对爱挑错的先生们来说,大概会感到遗憾。

其实,三十年代,“宁馨儿”就不按原意在使用着,那时在作家公开出版的情书中,我记不得是郁达夫、徐志摩,还是张资平、叶灵凤了,就曾把自己所爱的女人,称为“宁馨儿”。试设想,一位小姐,既有宁静淡定的风度,又有温馨甜美的仪表,这宁馨,岂不很让人为之心醉的吗?我想,三十年代在文坛驰骋的名家巨匠,其汉学修养,其外语水平,要比我们这些当代舞文弄墨的人,不知高明多少倍。他们敢于改造这个旧词汇,赋予新义,我认为是个不错的尝试。

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有人跳出来指责,也许大家都有太多的正经事要干,来不及咬文嚼字。其实,词汇多义性的转化,是语言得以丰富起来的一种手段,只要转化得妥帖,转化得不落俗套,转化得既亲切又富有情调,转化得能被人理解和接受,也就不妨使其存在,用不着像逮到一个有把的烧饼那样,大张挞伐,一脸幸灾乐祸,夜里做梦都笑出声来。

现在回过头去,重温“宁馨儿”的来历,就得拿西晋那位摇麈尾的王衍(256—311)说事,算起来,已是一千多年前的词汇,要不是有人用错了它,早埋葬在古籍里,连尸首怕也化成灰了。

《晋书》说到了这个典故:“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山涛,竹林七贤之一,是大名士,更是“器重朝望”的政治家,以论人正确,敢于任事,著称于世。他所说的,用现代话翻译出来即是:“是哪个老太婆,生出这个小孩呀!可将来断送天下老百姓者,说不定就是他哩!”

还真是不幸而言中,王衍这个大玩家,不但清谈误国,连自己也没落一个好下场。“宁馨儿”一词,派生出漂亮标致的意思,倒是与这个大玩家本人,太丰采出众,太不同凡俗,太具有魅力,太鹤立鸡群的缘故分不开。一直到东晋的画家顾恺之(345—406),还认为:“夷甫天形环特,识者以为岩岩秀峙,壁立千仞。”

魏晋时期,很讲究阳刚之美,曹操就因为自己个子矮小,而自惭形秽。但男性美的形容,落实到字面上,确切的涵义,较难界定。如:“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如:“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如:“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文中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世说新语》)

数年前,我在写作《嵇中散之死》时,曾请教过一位诲人不倦的明公,如何“萧萧”?如何“肃肃”?说了半天,我也不得要领。英语中用于女性的beautiful,译作“美丽”,而用于男性的handsome,怎么也想不出如“美丽”般只有两个音节的汉语。也许,古代文人,十之八九皆多情种子,功夫全用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上去了,一到形容男人的时候,就显得口拙词穷,只有这些大而化之的空话,令人不着边际了。

这个“宁馨儿”王衍,是一位非常handsome的男人,毫无疑义,否则,不会让世人如此着迷的。

顾恺之在《夷甫画像赞》中所说的“论者”,即王衍的从兄王戎,一位步步高升的官场不倒翁,一位越混越得意的政治墙头草。原话为:“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还有一个王敦,王衍的从弟,就是那个口出狂言,大丈夫倘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大军阀,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王大将军称太尉:‘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间。’”当然,这些自家人的言谈,多少有恭维之嫌,是算不得数的。不过,下面这段裴楷的看法,便可知当时人们的公论,大约可信。

“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王夷甫往看,裴方向壁卧,闻王使至,强回视之。王出,(裴)语人曰:‘(王)双目闪闪若岩下电,精神挺动,体中故小恶。’”这位老先生,有“玉人”之称,显然也是曾经引导潮流的一时英俊,“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但尿中有糖,便有些过气之感。正

如我们认识的那些老花花公子,总是不大肯退出舞台那样,跳个国标舞,搂个小媳妇,挎个照相机,打个高尔夫,还是很想抢个风头的。裴楷也不能例外,但站在眼前的年轻人,竟是如此标致风流,如此出类拔萃,看到自己一把老腰老腿老骨头,还有那一条不给劲的老**,难免“体中”(恐怕更是体下才对),要有一点“小恶”了。

山涛的“宁馨儿”,从一开始就含有赞美之意,也是指其外在的体貌而言。“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则是对其未来的判断,王衍内在的人格、品行、心地、良知,还真是不怎么样。如果进一步使这个用错了的词,继续错下去,那么,“宁馨儿”,就应更分为一个人表象的“宁”和品格的“馨”才是,若从这个意义上讲,王衍只能算是一半的“宁馨儿”,外貌极佳,人头极次。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部记录魏晋人物言行的书。王衍是大贵族,大官僚,大名士,同时还是一个大玩家,自然是在书中不断出现的主角。“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短短二十几个字,一下子抓住了这位名士祖师爷三个特点,整丽的外貌、玄谈的嘴巴和他创造的清谈时的道具——麈尾。

这器物,后来失传了,那样子,究竟像拂尘,像羽扇,还是像鸡毛掸子,谁也说不上来。大概如现在影视界的男导演,都留很邋遢的胡子,做流行歌曲的男音乐人,都扎很肮脏的辫子一样,已成为一种图腾崇拜的象征物。麈尾也如此,由于王衍的提倡,渐渐成为风尚,自西晋至东晋至南朝三百年间,不管猫啊狗的,都拿一根鸡毛掸子,在手上摇着装名士。

现在,麈尾是没有了,但胡诌诗词,信笔涂鸦,乱写文章,附庸风雅的假名士,还是屡见不鲜的。细品这个王衍,的确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异现象。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像,什么玩意也拿不出来,然而,什么场合也少不了他,居然是个人物,还是个大人物,也真让人匪夷所思。安徒生死了快有一百二三十年了吧,怎么皇帝的新衣还没完没了呢?

而且,总有一支麦克风塞到这位人物的嘴下,而且,无论长篇短篇,散文随笔,宋元明清,亚非拉美,民风民俗,红白喜事,和尚尼姑,三教九流,他都能闭着眼睛,都敢张着大嘴,天南海北地瞎嘞嘞一通。而且,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成了文坛前辈,成了青年导师,成了著名的文化人,成了麻将牌里的百搭,少了他还真不开和。有的甚至成了爷,没有爷的引见,发给小女子一张门票,文坛那道门槛,还真是迈不过来。

说白了,王衍是一个空手道,作为文人,无著述,作为名士,无名论,作为官吏,无建树,作为谈客,无高见,无足称道,狗屁不是。毛泽东说的“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鲁迅说的“空头文学家”,北京人说的“瘪皮臭虫”,上海人说的“空心汤团”,就是这班人的真实写照。但他善于炒作,善于拿捏,善于借风使舵,善于拉帮结派,再凭那一张嘴,手持麈尾,坐而论道,口吻生花,却能炒出极高的威望,极盛的声名。

您不得不服,这世界就属于能吹牛皮的人。

那时,洛阳城里,他的知名度,总列排行榜首位。《晋书》称王衍:“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声名籍甚,倾动当世,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晋诸公赞》曰:“夷甫好尚谈称,为时人物所宗。”《晋阳秋》曰:“夷甫有盛名,时人许以人伦鉴识。”《世说新语》举了一个例子:“中朝时有怀道之流,有诣王夷甫咨疑者,值王昨已语多,小极,不复相酬答。乃谓客曰:‘身今少恶,裴逸民亦近在此,君可往问。’”看看,他还挺忙,挺拿糖,挺端个架子。

名人崇拜,是中国人在封建社会里,磕头磕久了以后,落下的一种仰脸看人的毛病。空手道们就吃准了普通人对名流的仰慕心理,所以,出名,邀名,炒名,争名,不择手段,不管好歹,不问是非,不分青红皂白,只要能有名,削尖脑袋也干;名是无形资产,与有钱者,与有权者,同起同坐,不相上下。本是无足轻重的王衍,因为有了这份虚名,成了洛阳城里拥有话语霸权的拿摩温。

当时的士流后进,文苑学子,一是相当的贱骨头,二是被他唬得够呛,很在意他的褒贬,很买账他的评论。就像时下的年轻作家,非要请名人写序,请名评论家鼓吹一样,哪怕掏大把的审读费也在所不惜。王衍半点不谦虚地认为自己有品评识鉴的特权,“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因此,成语中的“信口雌黄”,也做“口出雌黄”,也是因他而来。

说到底,他的背景实力也相当可观。一,出身于琅邪临沂王氏这个贵族门第;二,被人艳羡为“琳琅串玉”的王戎、王澄、王敦、王导,或掌握要害,或有占据要津的实力,是他的从兄从弟,皆为羽翼;三,他老婆郭氏是皇后贾南风的娘家人,炙手可热;四,他小女儿惠风又嫁给皇太子司马遹,他是未来皇上的老丈人。就凭这些,也使得他的腰杆更硬,口气更冲,放屁更响,话语霸权更甚。如果,他曾在美国爱荷华,或别的什么大学厮混过两天,曾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休息厅品尝过咖啡,那大家就得将他供起来了。

他还用得着当官吗?拥有这一份话语霸权,也就足够足够了。

君不见今天之文坛,那些小拨拉子,甚至还不如王衍那样拿得出手呢,或追

屁族写几篇鸟评论者,或叮屁族抓大头敲竹杠者,或闻屁族直奔绿罗裙下者,即使有一丁点话语权,谈不上霸,不过是虎牌万金油罢了,也是要用够用足的。一个个,谁不是油头粉面,脑满肠肥,像猪八戒到高老庄招亲似的,得意忘形,神气活现。

但是,王衍与上述诸君不同的,他是个大牌人物,他是个不甘寂寞、不易满足的大玩家,玩名士,玩麈尾,玩清谈,玩黄老的同时,他一刻也不闲地玩乌纱,玩权术,玩政治,玩官场。

所以,此公可是大错而特错了。

一个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最好做什么,最好不做什么,是要有最起码的自知之明。最好在磅秤上约约自己,毛重多少,净重多少,去皮以后,减去蚀耗,知道几斤几两的实数,在哪个量级,做多大事情,这才心里有数。

为文,就老老实实爬格子,为官,就兢兢业业等因奉此,为车夫,就规规矩矩遵守交通规则,为小萝卜头,就永远看着上司的眼色行事。王衍,奢谈黄老,天花乱坠,是他的强项;当官做吏,率兵打仗,是他的软肋。黄老这一套,练练嘴皮子是可以的,指着治国平天下,就非坏事不可。

后来,我也悟过来了,凡文人,一旦弄不出文,或弄不好文,就只有染指权力一途。因为当这个长,当那个长,是无师自通的行业,用不着什么正经学问。老实说,除了未庄的阿Q先生,谁不会将圈画得很圆?但是,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权力对文人来说,永远是一杯鸩酒,是绝对饮不得的。

我们可以为他设想,若是摇麈尾,尚清谈,好黄老,崇虚无,做一位名士班头,贵族领袖,情场魁首,风流太岁,在洛阳城里,他应该是天字第一号快活之人。

“宁馨儿”就倒霉在不识数上面了。这个王衍,据《晋书》:“泰始八年(272)……故尚书卢钦举为辽东太守,不就。”因为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那时还算是有点清醒。后来,就一直浮沉官场,虽然也有两次辞官之举,永康元年(300),赵王伦篡位,“衍阳狂斫婢以自免。”次年,“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衍……以病去官。”实际上,人去心留,并未完全跳出政治漩涡,知识分子待价而沽的心态,加之人捧自抬,相信自己果然是既宁且馨的超重量级人物,就更下不了狠心与权力场彻底决裂。

于是,八王之乱以后,死的死了,亡的亡了,他一步步从尚书仆射、领吏部、拜尚书令,到司空、司徒,成了“居宰辅之重”的政界一把手,又从都督征讨诸军事,持节,假黄钺,以太尉为太傅军司,成了“众共推为元帅”的军界一把手,这位空手道竟混到亦文亦武,亦政亦军的领袖地步,他自己也觉得有点犯晕,尤其司马越病死以后,他手里的白玉柄麈尾,也耍得不那么利落了。

现在,大玩家攀登到权力的顶峰,得到了一切,但是,他生命也到了终点。

因为,他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在北疆边外崛起的游牧部落首领石勒,这位一直觊觎中原的匈奴后代,乘虚而入,紧追着抛开洛阳南逃的晋军主力不放,而王衍,恰巧是这支部队的总司令。当石勒还是十四岁的部落小卒时,大概在洛阳上东门,摆过地摊,贩过牛羊,那高亢的叫卖之声,曾经吸引了路过那儿的王衍,算是有过一面之交。现在,王衍统率的部队到达河南郫城,却落入石勒大股骑兵的包围之中,不经一战,全军溃败,从前的大老爷,现在的阶下囚,而过去的小盲流,却是能决定他生死的阎罗王。

这一次见面,有点滑稽,如同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那位红军战士,进了冬宫,看见骑着高头大马的沙皇将军,来不及举手敬礼一样,石勒认出俘虏队里的王衍,想起当年上东门摆摊的经历,不觉自惭形秽,竟连忙趋前致意,“勒呼王公,与之相见。”“勒甚悦之,与语移日。”

王衍终究是徒有外表,而绝无人格力量的文人,为了苟且求生,一方面推卸自己的责任,说自己不过是个大玩家,不问政治;一方面无耻地向那个胡服左衽,说不定脑袋上留一撮毛的胡人首领献媚,要他称尊号,做皇帝,跟他做起政治交易。

石勒对这个handsome的男人,一是折服他的口齿,二是欣赏他的仪态,三是他内心深处对于中原文化的景慕,才有这次坐下来交谈的可能。想不到此公如此表里不一,整个一个奸佞之徒,听到这里,不由得勃然大怒:“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以上均见《晋书》)

的确,有那么一刹那间,石勒犹豫过,对这位中朝衣冠的代表人物,怎么处置,曾问过手下人:“当可活不?”然而,当他听到这位知识分子的话语,心灵之中,竟是如此漆黑一团,竟是如此卑鄙龌龊时,他觉得面前这个中原文人,尽管非常handsome,活在世界上也是十分多余的了。

于是,呼左右挟出,关在一间土屋里。不是将他杀死,而是半夜里派士兵将四堵墙推倒,将他压死在里面,给这位“宁馨儿”保留一具完整的尸体。

这条来自北方的狼,想不到倒是一个艺术上的完美主义者。

“宁馨儿”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名和实,表和里,外面看得见的东西,和内里看不见的东西,夸张虚浮哄抬起来的声名,和实实在在的学问才华,并不总是那么一致的。有这点清醒认识,无论看人,还是待己,能够一分为二,能够实事求是,也许不无裨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