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关位于司州于并州之间,乃雒阳北面门户,太行山南部险隘,自古便是南北要冲,边境雄关,乃兵家必争之地也。周围峰峦叠障,沟壑纵横,古隘丛峙,地势险峻至极,可谓是天设之险。

西汉著名宗室大儒,后为应诚纬而改名刘秀的学者刘歆所作《遂初赋》言“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又王梁为野王令,北守天井关”,而后蔡邕亦言道“太行山上有天井关,关在井北,为天设之险”,皆说明其之险要程度,后世更因此被列为“太行八径”之一。

关隘兵卒验看了通关之“传”后,便放行,车队开始离开司州之土,过了一处山峰之后,进入并州上党郡高都县。

并州地理位置极佳,易守难攻,向东可威压河北,向南则虎视关中,如若善取一地,则王霸之业可成,后世煌煌盛唐能从这里走出便是有其原因。只是境内胡人繁多,西边有屠各人、羌人、中部有匈奴人、北部有鲜卑人、东北部有乌桓人,对上党、太原、雁门三郡成包围之势,虽东汉国威强盛,但亦时常有归附胡人勾连草原劫掠汉人,不过并州自古便是苦寒之地,民风彪悍,与胡人连番争斗,使得并州兵民皆勇。

伏泉想来,倘若边境遇袭,而中央朝廷于远处调兵鞭长莫及之时,朝廷只需遣一忠心能臣于此镇扶,募集精壮汉民练为精兵,征召忠汉诸胡以为驱使,此二者皆骁勇善战,天下精锐也,训练得法,短时间内便可成为一支强军,若是兵甲精良,粮草充足,何愁边境胡患?

高都其名最早见于《战国策·西周策》,寓意为登上高耸的太行山后首个都城,再往前便是长平。说起长平,不得不提长平之战,此战可谓古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以赵军失败、四十万将士被秦军杀戮而告终。

当是时,哀声遍野,尸骨如山,血流成河,惨绝人寰,一战之后可谓让邯郸家家戴孝,赵国一代精壮屠灭十之七八,元气大伤。而秦国从此君临天下,山东六国皆避秦军锋芒,不敢言战,任秦之虎狼予取予求,直到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寰宇。

数百年岁月沧桑恍惚而过,当时的战场环境早已变样,但白起坑杀赵卒的杀人谷内,却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沙场气息。

车队经过之时,仿佛依旧有无数被坑杀冤魂于地底哭诉,夭儿生性就怕鬼怪之事,最见不得这种死人之地,在马车角落低头蹲着,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倒让伏泉不禁哑然失笑。

离开长平后,越过浊漳水南源,上党郡治所长子县已是历历在目。相传长子为远古时代尧帝的长子丹朱封邑,周时为辛甲封地,秦为上党郡治所,汉承秦制,一直沿用至今。

进了县城,车队休息一夜后,便转道进入西河郡,这提议当即遭到那驾驶官车的老者抗议,毕竟进入上党,应就此一直往东北而行到幽州,怎能舍近求远往西北行进。

老者驾驶官车,职责便是让上官以最快速度前往任地任职,而不是多走远路,不过他这抗议显然是无效的,车队的话语权在河东被伏击之后便尽在伏泉手中。

伏泉进入西河郡当然不是为了游玩,而是拜访长辈而已,臧洪之父臧旻自平定许昭父子叛乱之后,便升为匈奴中郎将,驻兵于西河郡美稷县南匈奴单于庭。

不说伏氏与臧氏都算徐州世交,便是自己与臧洪现在关系,路过西河不去拜访一下这位长辈,怎么说都说不过去,若是被他人知晓,指不得编排自己不孝,不尊师长,为了做官竟连世伯也不去拜访。

来于此世,伏泉对于其他好、坏名声倒不在乎,就怕被人指责不孝,大汉以孝立国,到了东汉孝道更是被看为做人基础,自己其他都无所谓,但绝不能担上不孝之名,杀曹破石便有此因,若是不孝,即使自己成了高官,估计也不会有名士会来投奔,是以美稷县乃是必经之路。

进入西河郡,越近美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