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局势又失控

朝廷诏令传至姑臧时,知道北方突然败坏局势的伏泉,当即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关羽带人,密切注视划归他帐下的北方胡族骑兵,以防出现意外,

这些胡骑,和来援的并州兵、幽州兵一起,随关羽从塞外先零羌杀穿了武威郡,并和伏泉大力在金城郡会合,其实兵马早已折损过半,现在也就剩两千多骑,翻不起什么大浪,但也不可小觑,毕竟这连番大战下来,他们也是能征善战的精兵。

而伏泉派人监视他们,当然也是因为怕那从北疆来的两千多胡兵,听到部族反叛,也跟着反了。

本来,在乌桓人叛乱后,伏泉就准备隔离军中和反叛的乌桓部落有关系的乌桓兵,不过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毕竟他们现在也就剩下数百人,而且有的人对于自己族人有部落反叛也是一脸懵逼,甚至有的人部落并未谋反,因此对付他们只需要安抚其众,不让他们感觉到待遇差异,就不用担心会出乱子了。

只是,现在不同,整个北疆乱成一锅粥,屠各和南匈奴也跟着反了,虽然这里面南匈奴有被逼的意思在,但不可否认,这三支胡族有人反叛,对于此刻在凉州这两千多胡骑而言,也是有不小的撼动了,一个处理安抚不好,这些人都有可能因为心思敏感而叛变。

当然,朝廷让伏泉归还援兵给北疆,伏泉心里就大骂百官公卿操蛋,不知道这些兵马里有六千胡兵吗?而且经过凉州大战,他们可都是实打实的精锐,若是去了北疆,一个不好被族人劝返,那不是纵虎归山?

不过,后来想想,或许这也正是朝廷的意图,他们肯定知道自己不会放这些胡兵离去,毕竟若是胡兵到达北疆真的和同族反叛的话,这第一个治罪的人,只能是伏泉自己,而为了凑齐人数,只能用他的凉州兵去填充。

至于那些截留下来的胡兵,伏泉只能留在凉州,一方面利用,一方面监视,这样的话,也正好符合朝廷削弱自己的意图,同时用这些胡兵作为嵌在凉州军里的钉子,真是一石二鸟,让他坐镇凉州,也不能坐得安稳。

“真以为这样就能给我添堵吗?你们怕是不知道后世大天朝的军队政治教育,这点兵马看我不把他们变成忠诚的大汉兵卒……”握着朝廷奏疏,伏泉自言自语道,而后便下令准备凉州兵马后,只是,朝廷要让自己出血,但怎么也要给点补偿不是?

八月中旬,凉州刺史伏泉上书,因凉州兵入援中原,北人恐难以震慑凉州边兵,为防昔日剿灭冀州太平道时,各州兵马不服对方,不能互相协调的情况发生,伏泉因此奏荐麾下悍将关羽为使匈奴中郎将,统率凉州兵入中原平叛。

同时,随这封奏疏一起上奏的,却是凉州诸地收复后,伏泉表奏的各地新任太守的名单,其中就有伏泉以张猛父亲张奂昔日曾在河西有威名,奏请以张猛任武威郡太守的建议。

不过,虽然伏泉希望这些名单,朝廷都能同意,但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就是公卿百官都同意,皇帝都不可能同意,一州之地,皆为州刺史亲信,即使大汉现在一州一郡如同一国,但是州郡长官,还是中央才能任命的。

八月底,朝会之上,当伏泉两封奏疏上奏,皇帝刘宏召集群臣商讨伏泉所奏,第一件上奏的让关羽出任使匈奴中郎将的事情,就让朝廷头疼。

原因自然是关羽其人,众所周知,关羽是伏泉从县令开始就带出来的旧部,而且伏泉对他有救命之恩,让他出任使匈奴中郎将,明显和现在身为凉州刺史的伏泉,互相呼应,若是有变,则北疆必有大患。

“启禀陛下,关羽为使匈奴中郎将一事,不可不慎,臣进窃以为伏凉州所奏之事,难以发生,望慎思之!”何进毫无疑问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