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老隋家又死人了!”洼狸镇几天来很多人在背地里传着这句话。开始人们不知道是谁死了,后来慢慢都晓得了是前线的隋大虎。半个镇子都传遍了,惟独大虎家的人还不知道。最先是从探矿队传出来的,一个青年工人的哥哥与大虎在一个部队,他给弟弟来过信。后来探矿队那个李技术员又告诉了隋不召。正这样传着,有一天大家都看到大虎的妈妈手里抓着儿子穿过的一件旧衣服,嚎哭着在大街上跑。老婆婆哭叫着:“我的儿呀!没娶媳妇的儿呀!十八九的儿呀!......”所有人都直着眼神望着。大家想老婆婆也许接到阵亡通知了。年老的婆婆都坐在蒲团上哭起来,哭得没有声音。整整一个下午镇子上一片沉寂,粉丝大厂的工人操作起来也悄无声息。张王氏关闭了“洼狸大商店”,喝酒的老人半路听到消息又折了回去。入夜了,可是没有人掌灯。大家摸着黑,轮流到老婆婆家去陪伴悲伤。

小小的三间草屋,中间香烟缭绕,是镇上人都熟悉的死亡的气息。几个衣柜子叠成一个高台,上面铺了席子,又蒙了布单。高台上碗盏繁多,还有光色灰黄的小蜡烛。碗里大多是染成各种颜色的粉丝,上面翘翘地摆了青翠嫩绿的香菜、切成条条的鸡蛋饼。这些东西的后面就是那个惟一有资格享用的人的照片。照片没有放大的,都是一些小的凑在一张大镜框里。有一张居中,上了红黄两种颜色,是大虎走后半年照的。军装把大虎打扮得英俊威武,当年几乎所有镇上姑娘都轮番来看过。一跳一跳的蜡烛下,老人们拄着拐杖,身体往前弓着看这张照片。

半夜时分张王氏夹着黄色的草纸和一箍香来了。她把这些交给老婆婆,老婆婆让身边的一个小儿子用铅笔蘸点唾沫记下来。张王氏低声说了几句什么,神色肃穆。接上老婆婆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椭圆,在圆的中央烧起草纸来。张王氏口中念着什么,取一点烧酒,在火焰的上下左右洒起来。有几滴酒落在火苗上,火苗立刻猛地一蹿。青烟浓了,人们大咳起来,流着泪。张王氏找一个最大的蒲团坐了,眼皮垂下来,衣袖垂下来,两肩垂下来。她多灰的脖颈细长坚硬,下巴往里收得更紧,一句一句歌唱起来。歌声低低,如纺车发出的声音,嗡嗡呀呀。人们就随了这节奏微微摇晃,越摇越重,好比一起装入了巨大的洗衣盆里,正被张王氏不慌不忙地搓动着。这样直到天明,张王氏歌声如旧,不少人却困得躺倒。老人们坐在地上,双手牢牢抱住拐杖,头颅垂在胯间,嘴唇松弛发紫。他们不少人恍惚间磕磕绊绊进入老庙,听老和尚讲经,直到老庙燃烧起来才慌忙逃出,睁眼已是天明。日照窗红,蜡烛燃尽,张王氏从蒲团上下来,回身便走。老婆婆赶上去,小儿子扯紧张王氏的衣袖。张王氏下巴一点一点说着什么,母子二人才放她走开。

天大明了,老隋家族全体出动,在草屋前的空地上搭了一个苇席棚子。后来棚下摆起朱红方桌和椅子,桌上摆了茶壶杯碗。一切做好天色又晚了,张王氏无声无息地领来五六个手持唢吶和胡琴的陌生男人,事先约好了似的,一声不吭就坐在桌前。陌生人相互使个眼色,吹拉弹奏突然开始。张王氏这才进入草屋,重新坐在那个最大的蒲团上。丝弦动人心魄,妙不可言。洼狸镇有人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古声古气的音乐,有人却依稀记得。无数的人围拢过来,晚来的已经绝对没法近前。粉丝大厂的人差不多跑光了,老多多赶来追寻工人,却被乐声紧紧粘住。奏乐的人面孔生疏而灰黄,**在生涯中全部用尽,如今使用的已是无情之情。他们互相不瞅不看。表情麻木,有一个面容近似痴呆。乐器在手中握得不牢,松松欲脱,似响不响,从容不迫。人们坐在地上闭目倾听,觉得如坠仙境,神妙恍惚。当吹拉的人歇息喝水时,远远近近的人群都发出呼呼的吐气声。有人忽然记起要问一下从哪里找来这样一班神手,一问才知是张王氏领来的。再没人惊讶。一会儿弹奏继续开来,大家停止吐气,眯上眼睛。正听着,一阵尖溜溜的声音突然掺入,所有人都立即睁开了询问的眼睛。弹奏顿时停下。

有人终于看到,跛四不知何时混入了人群,这会儿正泪水纵横地坐在一个老门槛上,从衣袖里取出了长笛。人们怒喝起来,赶他走开,他不听,只是吹着。有人用脚踏他,他依旧吹。看泊的二槐掮枪走过去,非要折断他的笛子不可。他抱紧了笛子在尘土里滚动,最后才寻个机会跑走了。

吹奏到了半夜,寒露打湿了所有人的头发。琴皮受潮,乐声低哑,近似呜咽。这会儿人们都听到那个尖尖的笛音又从河滩上飘来,心不由得揪紧了。午夜的笛音原来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它的魔力第一次这样完整而充分地展露在全镇人的面前。它像女人歌唱,又像男人哽咽,无限欢乐中透着无限的悲伤。笛音像秋夜一样冰凉。它跳动不止,像是用弹弓把音符一个一个弹射过来。跛四从什么时候、因为什么缘故,要这么无休无止地吹奏?没有人知道。只是这笛声让人们很快沉浸到往事里,想想自己的痛苦与欢乐,想想小时候的大虎光着屁股,在水渠和河汊里捉鱼。蓖麻林里,大虎也做了个绿色的小笛子,吱吱地吹。他有一次攀到杏树上,掰下透明的树胶就往嘴里送,误认为它和张王氏的野糖是一种东西。笛音尖尖,在笛音里,人们又渐渐看到军衣破烂的大虎躺倒在前方的黄土上,额头苍白,嘴角流血。慢慢的,席棚下拉琴吹奏的人哀叹起来,最后自愧不如地放下了手里的乐器。他们也像大家一样地听远处的笛音了。这样又停了一会儿,笛声突然猛地止住了。所有人都怅然若失,茫然四顾。明净的夜空里,星星低垂着,露水越来越重。看泊的二槐提着枪奔跑起来,不断踩了坐着的人。他用手板出一条信道。大家望了望,差不多一齐脱口喊道:

“四爷爷。”

一个五六十岁的男人缓步从人们刚刚闪出的信道上走过来。他黑亮的、一滚一滚的眼睛四下里瞥几下,然后就垂下宽宽的眼皮,只看着脚下的路。他头皮刮得光光,脸上修得没有一根胡须。颈肉有些厚,面色出奇地滋润,泛着红光。腰部很粗,挺得笔直,腰上扎了一条宽硬的皮带,酱色的宽衣收束在皮带里。老人神色沉重,长眉不安地抖着。可是温厚的面容和紧闭的嘴角,又安慰着和坚定着所有的人。酱色衣服是手工做成的,针脚细密,布扣周正。这种衣服的双袖是跟衣身连在一起裁成的,正好显出他特别坚厚的肩头和上臂。臀部巨大,坦然平静。他每一步迈得都很稳、很慢,直走到席棚下才停住。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四爷爷身后还走着主任栾春记、书记李玉明。四爷爷站在席棚下,轻轻咳了一声。吹奏乐器的陌生人一齐站起来,一改工作时的麻木松懈,慌慌地弯腰点头,用力地笑。四爷爷不做声,伸出阔大多肉的手掌往下按了按,让乐师们坐下。他微微弯一下身子,给乐师们一人添了一碗冷茶,然后往草屋走去。

草屋里各种细碎的声音早已停止。老婆婆手扯小儿子小步疾趋迎向四爷爷,失声叫出来,哦哦地哭了。四爷爷握住老婆婆的手,有四五分钟。老婆婆的肩头软下来,抽着,抖着,越活动越瘦小了。她泣不成声,在嗓子眼里哭诉:“四爷爷啊,大虎的事惊动了你呀!这怎么好,这怎么......好!我命苦啊,老隋家这一族人都命苦啊。四爷爷,惊动了你......”四爷爷松了手,往前一步,看了一会儿大虎的照片,动手去取香。他燃了香,深深一揖。张王氏从昏暗的角落里走出来,垂手站在老人一边。她嘴角比以往任何时候缩得都重,面容无比苍老,看着四爷爷皱到一起的颈肉。后来她发现他衣服上沾了一个草叶,就伸手捏了下来。这会儿栾春记和李玉明也先后走进屋里,在一边慰问起老婆子来,说大虎这样,整个洼狸镇都是光荣的了;不要悲伤,不要太迷信;如今迷信一点自然也没有什么,不过对英雄最好还是不迷信。他们最末一句话让张王氏听见了,于是她眯上眼睛望着他们,露出一口黑短的牙齿。他们赶紧转过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