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大阵吃人

两万多人的性命此时全部悬在完颜希正一人手中,然而进退无路,上天入地无门。

为何会弄到这般田地?

轻取刺猬河、海子村大营之后,四路宋军退走两路,整个燕京城从上到下,无人不说宋军必败,再集中五万兵力一举攻下通运大营,击退宋军第三路大军根本费不了多少力气。

拿下通运大营之时,也确实跟战前预期相符,除了耽误了几天时间,的确没有损失太多兵力,当然那五千失踪的骑兵,并未计算在内。

可谁知在刚刚拿下通运大营,只过了一个晚上,整个局势便急转直下,不但大营被占,粮草战马物资丢失,四万余大军还陷入宋军包围之中,陷入绝地。

细细一想,这一切好像都是宋军早已布置好的陷阱,就是在等待或者说是引诱燕京城内的大军出城作战。

这个想法很快就在完颜希正脑中形成,刺猬河大营三万宋军一击即溃,败退涿州,闭城不出,海子村大营三万余宋军更是忽然撤退,连留在大营内的粮草物资都没运走,撤退之匆忙,事后想来真是令人生疑,宋军以两路共六万大军放弃大营南撤,引诱金军从燕京城下直奔通运大营,而后再悄悄北上,趁金军攻占通运大营之时,一举抢占金军大营。

宋军的意图非常明显,只要当初有人提出异议,金军断然不会轻易聚兵五万进攻通运大营。

因为如果宋军没有其他图谋,在刺猬河、海子村大营南撤之后,通运大营和潮白河大营没有理由继续坚守,原因只有一个,靠这两座大营里六七万兵力,根本不可能打得下燕京城,甚至能不能抵达燕京城下都是问题。

可当时众人都被胜利蒙蔽了双眼,想通过一场大战,亲自赶走通运大营之敌,然后再消灭潮白河大营,说到底还是被功名利禄蒙了心,都想趁严冬到来,抢占以为唾手可得的击退宋军的功勋。

如果当初能静下心来,大军就在燕京城下等待,等严冬到来宋军自然退走,就不会钻进宋军的陷阱,将大军至于绝境。

可惜一切都晚了,在全军攻陷宋军通运大营的那一刻,金军的结局便已经注定。

他们被宋军潮白河大营、通运大营和海子村大营近十万兵力包围,燕京城内纵使得到消息,也绝不敢再冒险发兵前来救援,因为没人知道燕京以西的群山之中隐藏有多少待命的宋军。

此时想全身而退已经不可能,运河防线,金军夜间都无法突破,白天更不可能,马头村虽有桥梁可通运河两岸,但那里也有宋军重兵把守,况且纵使从那边成功突围,又冷又饿,将士们根本跑不远,也跑不动,一样难逃性命,眼前的大阵更是吃人不吐骨头,即便全军一起冲阵,也不能保证有人能活着冲出阵外,要是冲阵成功的人少,又如何攻占香河,到头来还是一死。

完颜希正作为全军统帅,此时头大如斗,目前看来,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活路。

难道他们就要这样死在这里吗?

绝望的气氛从上到下不停的蔓延,很快蔓延至全军,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很可能就要死在这里了,不是饿死就是冻死,或者被宋军杀死。

能找一个出路吗?

面对两万多人的生死问题,完颜希正纵使再不愿意,此时也不得不设想一种可能,投降宋军!

与其被宋军逼上绝路,将士伤亡大半再投降,不如主动请降,为全军将士谋一条生路,作为统军将帅面临这种处境,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他的对手是名震天下的杨丛义、姚昶、明复等人,他们的兵力也数倍于他,粮草物资充足,备战充分,宋军将士斗志昂扬、意志坚定,显然不会给他任何突围的机会。

既然确确实实是绝境,没有丝毫成功突围的可能,让全体将士送死,倒真不如投降宋军,换取两万将士活命,就在大军踌躇不前时,已经有士兵在冰天雪地里冻死,再不拿出决定,全军一乱,便号令难从。

完颜希正深思熟虑之后,马上命亲随通知各军将官前来议事。

待众将一到,他马上将全军此时面临的境地细细刨开,一点点告诉他们,全军上下已经陷入绝境,从将帅到普通士兵,都没有独自突围活命的可能。

将官们都不是傻瓜,自己面临的到底是何种处境,他们很清楚,绝境是他们统一的认识,是以当完颜希正分析之时,无人言语。

随后完颜希正告诉他们,要想活命,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将所有将官的注意力和胃口全部吊了起来,毕竟他们都想活下去。

投降!

完颜希正将这两个字从嘴里吐出,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异样起来,众将看他的眼神也起了微妙的变化。

这些将官分属不同的势力,各自也都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心思,哪些愿意接受投降的命令,哪些不愿意,完颜希正并不是特别清楚,因为这等事,在此之前,他从未考虑过。

果然,投降二字从一军统帅嘴里说出来之后,立即在众将之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愿意投降的人沉默不语,以沉默表示认同,而不愿意投降的人,则马上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

当然,那些跳起来表明死战到底的将官,到底是真要死战到底,还是担心投降之语是大帅故意说出来考验他们立场而说的违心之语,暂时没有人能分的清。

除了开口说话的将官自己,没人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完颜希正自己也不知道。

反对投降的将官有六七人之多,其余的皆是沉默不语,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也没有开口表示支持。

完颜希正很快制止现场纷乱,而后十分严肃认真的告诉众人,向宋军投降是目前唯一的活路,不如有谁不想投降,可以自己走。

既然投降二字已经出口,便没有收回来的可能,于是完颜希正不顾一些将官的坚决反对,当即下令将投降宋军之命传遍全军。

多耽误一个时辰,局势便会恶化一分,完颜希正希望能迅速解决此事,让身在冰天雪地里的将士们得到安置。

至于大军会不会再次分裂,已经不是他现在要考虑的事了,有人想拼着一死留名,那是他们的事,而他只想在绝境中为想活下去的人争取一条活路。

投降的命令传令全军的同时,完颜希正派人上宋军大阵前喊话,表示只要能善待金军将士,他们愿意卸甲投降,归附宋军!

金军要投降,这个消息让明复大感意外。

对方可是有四万多人,纵使身在包围圈里,应该也是有一战之力的,还没大规模闯阵就要投降,着实让人意外。

明复没有考虑过要接受金军投降的可能,因为在既定计划中,是要用杀阵消灭大部分金军,而后再与成功突围的金军缠斗,趁他们没吃没喝,又冷又饿,将他们全部消灭。

此时听闻金军要投降,一时之间,还真拿不定主意,关键他也不能确定,这是金军的缓兵之计,还是准备诈降,继而阴他们一次。

为弄清金军真实意图,明复马上派一亲信将官前去阵前与金军接洽。

宋金两军将官在大阵之前聊了不到一刻钟,便各自离开回营。

宋军将官将一个锦盒带回大营,交给明复,说里面装着的是金军投降的诚意。

明复命人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着的金军帅印。

一军帅印究竟有多么重要,明复很清楚,于是他当即命人带着金军统帅的帅印去见北伐大元帅杨丛义,呈报金军有意投降之事。

与此同时,明复下令全军提高警惕,加强防御,当心金军以投降为幌子,分散宋军注意力,突然发动攻击。

一个时辰之后,杨丛义得到消息,并问明金军动向之后,稍一思索,便复命明复,接受金军投降,受降地点要设在马头村。

之所以要在马头村,杨丛义其实跟明复一样,也是担心金军拿投降当幌子,行借机逃跑之实。

马头村处在杨丛义部和明复部,两军之间,一旦受降出现意外,两军支援起来也较为方便。

同时,杨丛义还考虑到了投降金军的安置问题,香河城防不足,城里从通运大营撤过去的粮草物资也多,不适合用来安置金兵,而固安城较为坚固,城池较大,距离河间府也近,以后可以将金兵分散安置在周边各县,所以距离固安较近的马头村便是受降首选。

运河防线和金军大营依然十分重要,杨丛义不敢轻易离开。

于是整个受降谈判,他便全权交给明复负责,不过为了减少受降意外,明确告诫明复,不得为难羞辱金军将帅和主要将官,要给予他们应有的礼遇,但切记不得再让他们与金兵接触。

得到回复和指示的明复当即派人再次与金军接触,商谈受降细节问题。

一个时辰之内,在明复与完颜希正授意下,两军负责谈判的将官前后商谈五次,方才最终定下受降之事。